1815年4月1日,奥托·冯·俾斯麦诞生在普鲁士的勃兰登堡。
俾斯麦11岁时,第四个学年后,学校评语说:“该生今后必须克制好发怒的习气,在学校的娱乐活动中应注意适度,不能放纵自己,更不能对作业敷衍塞责。”当然大家都知道老师一般都是说话比较客气的,可见俾斯麦的学习态度是有多差。
1832年5月,入读格廷根大学法律系。他尤其喜欢历史和外语,爱读拜伦和莎士比亚的诗歌。初上大学,俾斯麦此时就像脱缰的野马,表现得狂傲放荡,粗暴乖戾。同学之间几句话说不好,他就向人挑战,一、二年级居然与人决斗25次之多,敢打敢拼,从不示弱。他学业荒硫,行为出格,曾被关禁闭三天。二年级,他转入更新潮的柏林大学。德意志的大学教育制度历来灵活,学生转系、转学十分容易。到柏林后,俾斯麦毕竟长了些年纪,有所悔悟,行为检点多了。凭他的智力和机灵,没费多大工夫,便于1835、1836年通过考试,先后取得司法见习生和候补官员的资格。
1836年6月,他到国际色彩浓烈的西部边境温泉城市亚琛去做行政官员;据说,只需在此工作两年,就有希望转入外交界。上司对他颇为关照。但他心高气傲,轻视日常工作;加之他年方二十一,情窦大开,难以自持,竟不顾父母的教训和官场的规矩,一个又一个地跟前来旅游度假的英国姑娘谈起恋爱来。
1837年7月,他居然擅自旷工,追随一个英国女郎四处玩乐3个多月。德意志人一向珍视纪律,官场守则几乎严似军纪。他被停职反省,扣发薪奉。陪伴女郎之时欠下大笔债务,他曾想通过赌博来赢钱还账,结果是奢望落空,只好向父母讨要。11月1日他搭坐一个陌生人的马车,快快不快地回到老家,丢了职位。
由于俾斯麦的母亲同宫廷和权贵始终关系良好,有关当局宽贷了俾斯麦的违纪行为。1838年春,他到柏林卫戍区服役12个月。当兵就得服从命令,站岗放哨,下操打靶。这都同他的心性不合,他厌倦、苦闷,有时还跟上司吵架。1838年秋,其母威廉明妮一病不起,部队给了他较长的特假。威廉明妮望子成龙心切,费尽心机加以培养,儿子的表现却让她大失所望;丈夫费迪南德又已年迈体衰,无力经营家产,她还得亲自操劳。她心身俱疲了,绝望了,1839年元旦含恨去世,还不满50岁。
1939年俾斯麦辞职回家,在家经营庄园,对大家说自己干不来小事,只能干大事,被人称为“贵族傻瓜”。但是在这个近十年让很多人觉得荒废瞧不起的的日子里,他刻苦读书,并勇于实践,从而奠定了未来横扫欧洲的基础。
1848年德国爆发三月革命,住在乡下的俾斯麦闻讯,决定“兴师勤王”。他和妻子到本村和邻近村庄动员农民,找到70来支猎枪和一些火药。接着,他独自到柏林去打探究竟,力劝军政高官放手镇压暴乱,并给国王写了一封效忠信。这是动乱后国王收到的第一个同情表示,因而深受感动。6月7日,躲过风波的炮弹亲王回国,俾斯麦赶去迎接。这位未来的皇帝早已知道俾斯麦在3月事件中的突出表现,感激“你的活动我将永志不忘。”
1849年2月俾斯麦成为普鲁士邦议会议员。进议会不久他私下对友人说,让议会决定国家的命运、前途,简直是胡闹。拢共350人中,只有不足50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50人中又有30个是有野心、没良心的光棍儿,再不然就是战场上的小丑,为虚荣心所驱使。他的评论相当刻薄,虽然也是事实,但自然为多数同僚所厌恶。
1962年他被威廉一世打发到法国当公使,他认为是被发配,不干公事,到处游山玩水,跟着美女兜风。9月20日因为德皇和议会因为政见不合,政府运转失灵,他偷偷回到柏林,进行君前奏对,得到德皇的支持成为内阁首相兼外交大臣。
当时许多观察家不把他当回事儿。自由派、民主派认为他只是一个唯上命是从的反动政客;老保守派又觉得他过于机敏,靠不住。对于他的上台,俄国人感到高兴,法国人疑虑重重,英国人则有些敌视。当时正在普鲁士的恩格斯就此写信给流亡在伦敦的马克思说,“资产者对俾斯麦的任命,报以哈哈大笑”,觉得他好对付。马克思则说,“俾斯麦是由法国和俄国以某种方式任命的。”很有意思,普鲁士上议院的贵族议员与马克思看法一致。
上任刚一周,俾斯麦就放了个晴天霹雳。9月30日,他到议会预算委员会,打算动员议员们拨款扩军。在会上即兴发言,没有人作速记;但俾斯麦本人说,“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能通过演说和多数派的决议能够解决,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
“铁血”之说一出,舆论顿时哗然,把“铁血宰相”的帽子永世扣在了他的头上。他的老友、军政大臣罗昂当时在场,说他净讲“离题的俏皮话”,于事业并无裨益。报刊连篇累牍地谈论他的铁血政策,诟病者居多。有的文章甚至希望送他去蹲监狱、服苦役。自由派和进步党人确信,俾斯麦把战争当作解决德意志问题的必由之路,简直是粗暴的挑衅。有一位青年学者说,俾斯麦这个不学无术的容克,将铁和血的桎梏套在德意志人头上其荒谬更甚于庸俗;无论多么向往德意志统一的人,也不会欢迎赤裸裸的暴力呼吁。德皇威廉一世,也怀疑自己用人不当,开始考虑是否罢免俾斯麦的问题。
然后的历史大家众所周知,在俾斯麦的策划和鼓舞下,德军一战丹麦,二战奥地利,三战法国,全部获得胜利,德国横扫欧洲,第一次成功统一,当时的疆土也奠定了现代德国的基础。从受人唾骂到全民拥戴,“铁血宰相” 俾斯麦实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华丽转身,正是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