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叫李泽正的8岁小男孩,通过观察自己养的兔子,创作出了一本中英文童话书《兔子英雄记》,获得网友的一片赞叹。
看着小孩的杰作,网友感叹:“天生的童话家。”
他梦想当一名作家,并且希望通过自己写的故事,将中华传统文化传遍各地,让小孩子们学会更多的生活小常识。
李泽正的梦想之路,有一个功不可没的人,他的爸爸。
爸爸一路相陪,陪孩子观察兔子、一起读书。
他认为,小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作为家长,在他实现梦想的旅途中,一路相伴,感觉挺好。
年纪不大,却有如此高的理想。
尊重孩子的天性,不把自己的意愿加注在他们身上,是对孩子梦想的最大尊重。
- 1 -
别让孩子当你梦想的附属品
去年热播韩剧《天空之城》中,有这样一对母女。妈妈韩淑珍出身卑微,于是篡改身世,嫁入豪门。
爱慕荣华的和为完成婆婆三代医学世家的梦想,韩淑珍使出浑身解数将女儿送进最好的学校,首尔医大。
一路走来,她将自己对地位、财富的美梦附加在女儿身上,把女儿变成学习的机器,时刻为了第一而活。
在高压与欺骗的环境下,女儿变得自私敏感、喜怒无常,考不到第一就睡不好觉,精神崩溃,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殚精竭虑为女儿提供优越的生活,优质的教学资源,看似是帮女儿完成人生理想,其实,不过是将自己对荣华富贵的欲望做成华丽的袍子,披在孩子身上。
心理学家李雪说:“孩子不是父母逃避自己生命重量的借口,孩子不是父母可以窃取的果实。孩子只是他自己,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的重量。”
家长把对功名利禄的欲望投射给孩子,他们活的不幸福,而把自己的梦想转交给孩子实现,孩子会在人生的路上迷失方向。
表姑父家就三代行医,姑父当年因为想接班,放弃了去北京上医科大学的机会,于是,他将自己的医大梦强加给儿子。
他用自己的生命逼迫儿子报了医学专业,告诉儿子,都是为了他未来考虑,学医才能功成名就。
上大学后,热爱文学的表哥,和爸爸怄气,整日浑浑噩噩,书也不爱看了,成天沉迷网络。
大三实习时,因差一点给病人用错药,被记过。
父母不能披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虚假外套,用一句“为了你好”的谎言,就将自己的理想加注到孩子身上。
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但灵魂不属于你,他们生来是为自己活,选择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是天然具备的权利。
做父母的应该细心呵护,像大海里的灯塔一样,给孩子照亮前行的路,而不是用自己的目的地,决策孩子的航行路线。
- 2 -
父母支持孩子的梦想,孩子更容易成功
“围棋王子”柯洁,最近在中日韩龙星战上夺得了冠军。
6岁有了围棋梦,下了近两万盘网棋,22岁,已经是世界围棋史上最年轻的五冠王。
柯洁是成功的,他成功的背后,站着一个一路相陪的妈妈。
为了儿子能专心于自己的围棋梦,在围棋上获得好成就,妈妈暂时辞掉老家的工作,在北京陪儿子。
柯洁曾表示,每次比赛有妈妈陪,自己就不会那么紧张,沉寂在梦想中,可以发挥的更好。
《好孩子的成功99%靠妈妈的陪伴》一书指出:“每一个平凡的妈妈都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妈妈的陪伴无形中促进孩子的成功。”
妈妈仿佛一个定海神针,给热爱围棋的柯洁创造好的学琪环境,营造好的比赛氛围。
她的陪伴,让柯洁静下心来,披荆斩棘,冠军之路走的更顺利。
家长支持孩子实现梦想,孩子有了坚实的后盾,全情投入梦想,心无旁骛、自信乐观。
支持孩子实现梦想最高级的形式,莫过于是和孩子一起追逐梦想。
这几天微博报道,一名55岁的妈妈和女儿一起考进了音乐学院。
采访中,这位妈妈说,女儿从小学各种乐器,希望成为音乐学家,给了给女儿助力,同时,自己也从小热爱音乐,于是,52岁时,她决定和女儿一起考音乐系研究生。
最终,俩人都如了愿。
没有压力、焦虑、控制,与女儿一同追梦,这位妈妈给孩子的梦想增添了温情和活力。
孩子追梦时,父母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父母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会化成孩子的坚韧,父母对梦想的追求,会激发孩子不断向前的力量。
实现梦想的路上,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就如一剂强心针,让孩子看见光亮、勇往直前,成功来的更快些。
- 3 -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梦想
有父母陪伴实现梦想的孩子是幸福的,但并非所有的陪伴都是有效的。成为孩子实现梦想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家长也需要学习。
1、鼓励比表扬更重要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里写道“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儿童教育专家多萝西·劳·诺特说: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泰国暖心广告《努力一点点》中,一个叫M的小男孩,个头不高却梦想踢足球。
教练对孩子妈妈说:“M的头部技术基本为零。”
面对沮丧的儿子,妈妈说:“在这之前,你都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呢,但是你现在时不时都能做到了,在努力一点点,轻触一点点就够了。”
努力训练依然不够优秀,妈妈对儿子说:“努力去超过你前面的那个人就好。”
在妈妈的鼓励下,M球技越来越好,在一次比赛中,帮助队伍扳平了比分,成为了赛场的焦点。
表扬是锦上添花,让孩子充分享受胜利的喜悦,一味的表扬,容易让孩子骄傲、自满。
而鼓励则是雪中送炭,让孩子在失落的时感受到爱的支持与陪伴。
父母的鼓励能让孩子找到归属感,给自己向生的力量,走出阴霾。
孩子的梦想在父母的鼓励中生根发芽。
2、和孩子一起参与实践
大学英语老师的儿子特别喜欢研究动植物,梦想当中国的法布尔。
每到周末,老师就会带孩子在花园里、操场上观察花草虫鸟。老师会协助儿子记录花草的生长周期,虫儿的生活习性。
操场上,时常看到一个一米八六的大高个,趴在草地上,拿着放大镜帮儿子捉虫子。
支持孩子的梦想,并不是要给他们提供多么雄厚的物质基,孩子想当科学家,就和他一起动手实践,孩子想当作家,就陪他一起阅读,孩子想当画家,就陪他走进大自然,寻找灵感。
将自己融入孩子的梦想中,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价值感倍升,同时,梦想有亲人的参与,孩子会更加坚定、勇敢。
致力于研究母婴关系的李雪说:“如果父母能对孩子只是给予关注、回应和陪伴,而不去干涉他。去信任孩子内在的精神内核,内在的灵性会引领他成长、发育、智慧,这样的孩子能成为大众眼中的奇迹。”
孩子永远是实现梦想的主体,父母要做的就是不去干涉孩子的梦想。
3、无条件信任孩子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给孩子最大的期待,就是相信他。”
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先天听力衰弱的孩子喜欢钢琴,她问妈妈说:“我可以学钢琴吗?”
妈妈回答:“当然。”
学琴中,女孩经常因为听力差,导致节奏不准,每当她抱怨、生气时,妈妈就会对说:“没事,妈妈相信,你这么聪明,勤加练习,以后,每次都能找准音。”
她还经常用贝多芬耳聋后,依旧创作出世界名曲的例子鼓励女儿。
当别的人告诉这位妈妈,听力不好,学不好钢琴时,妈妈只会用四个字回复:“我相信她。”
父母对孩子梦想的信任,就像一把燃烧的熊熊火焰,点燃孩子梦想的种子,同时,让孩子敢于挖掘自己的潜力,活出自我。
父母的梦想只属于自己,投射给孩子,无论这个梦想多美,都会变成束缚孩子成长的镣铐。
将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插上自信、自由的翅膀,然后凭借自己的力量自由飞翔,父母只需陪伴孩子的梦想,默默守护,静待花开!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