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求大师
欲断五受阴者,当求大师。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一三○)
为断无常法故,当求大师。云何是无常法?谓色是无常法,为断彼法,当求大师。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七四)
有三爱。何等为三?谓欲爱、色爱、无色爱。为断此三爱故,当求大师。
(八九五)
有三有漏。何等为三?谓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为断此三有漏故,当求大师。
(八九六)
亲近大师、亲近善知识是为了听闻佛法,在杂阿含中,佛陀说寻求大师的帮助应当是以下四个问题:
一、断五受阴。
二、断无常。
三、断三种爱,即欲爱、色、无色爱。
四、断三有漏。即欲有、有有、无明有。
学佛者亲近大师、善知识要怀着学习佛法的目标,要围绕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向他们请教佛法,怀着正确的目的,是为了求法而寻求大师的,而不是为了观看大师的风采或希望从大师处得到其它的利益。
佛陀界定了亲近大师的目的,这些目标是佛法能够达成的,怀着这些目标之外的想法亲近大师是不符合佛法要求的。
2 说法师
若比丘于色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师。如是于受、想、行、识,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师。
(二九)
何为说法师,说法师是弘扬佛法的宣传者,佛陀说说法师是那些“于五受阴说厌、离欲、灭尽”的人。在本经佛陀对说法师弘法的内容进行了严格的限定,说法师只能讲解从五受阴断除贪嗔痴。在现实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些人喜欢讲一些人生哲学,成功理论等等,这些内容都不是说法师应该讲的,当然说法师作为一个人可以对他人的人生或事业的安排说一些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到当他们讲这些内容时,他们就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法师了。有些人认为说法师如果不说一些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就难以吸引别人来听闻佛法,这会影响佛法的传播,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这是因为当人们向某位说法师请教问题时,他们对佛法没有分辨能力,他们会预先假定说法师的任何一句话都是佛法,如果说法师说了佛法之外的话题,人们会认为这些话题也是佛法的内容,这种误会容易误导学佛者,影响正见的形成,此外,佛法之外的话题应该寻找佛法之外的解决办法,术业有专攻,说法师作为一个兄长或一个朋友开导他人事业或婚姻等之类的问题也难以保证自己的绝对正确。
说法师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如果想要说一些佛法之外的话题,如果没有约定俗成,就要预先声明所说的内容不是佛法,这样的谨慎是必要的,说法师肩负重大的责任,他们的言行会极大地影响受众对佛法的认识。
3 善知识
我时告言:‘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一二三八)
波斯匿王问佛陀什么样的人是善知识,佛陀说:阿难曾经认为能够学习佛法即使不完美的人就是善知识,我反对这样的观点,只有那些严持戒律、学习纯正佛法的学佛者才是善知识。在经中,佛陀以自身为例说明善知识是怎样的,佛陀说他为人们讲述断除苦的佛法,让人们能够快速从苦中解脱出来。佛陀认为判断善知识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善知识本人要守持戒律,学习的是纯正的佛法;二是善知识能够为人们讲解纯正的佛法,让人们即时解脱于苦。
断除苦的方法很多,不仅仅有佛法,还有其它很多方法,在佛陀时代修行的门派,流行的方法也很多,但佛法之外的那些方法都不是从根本上断除苦的,有些人在弘扬佛法时,喜欢向人们介绍一些佛法之外的方法,这样的做法不是善知识应做的,善知识只能弘扬佛法,因为佛法断苦是快捷的方法,如果介绍佛法之外的方法帮助他人断苦,这很可能表明弘法者本人对佛法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他们要借助佛法之外的方法。
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指学习的是纯正的佛法,纯正地依照佛法修行。有些人提倡佛道双修,提倡福报双修,提倡五教共融等,这些主张无疑有正确的一面,但从断灭苦的角度看,这些主张都不是纯一满净、梵行清白的表现。学佛者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要逐步培养这样的信念:如果只是为了解决身与心的痛苦,那么佛法就已经足够了。
4 明辩善知识
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罗汉、非阿罗汉,不得他心智故。且当亲近,观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洛莫,当用智慧,不以不智。经诸苦难,堪能自辩,交契计校,真伪则分。见说知明,久而则知,非可卒识,当须思惟,智慧观察。
(一一四八)
波斯匿王看到有几位出家人走在门外,他就上前极为恭敬地与他们打招呼,佛陀对波斯匿王说:你不要这样。你没有他心智,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阿罗汉。你应当与他们亲近,观察他们的戒行,时间长了就会知道,而不应当轻率地过早作出结论,接近他们,仔细思考观察,经过一些考验,真假自然就会知道了。
从佛陀对波斯匿王的劝导中可以看出,学佛者要审慎地接近善知识,如果听闻某处有大德高僧,有善知识等,都不应当草率地不加辨别地去亲近他们,要观察他们的戒行,观察他们怎么样处理面临的苦难,要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盲目地去信从那些人。
而后佛陀说了一首偈:不以见形相,知人之善恶,不应暂相见,而与同心志。有现身口密,俗心不敛摄,犹如鍮石铜,涂以真金色。内怀鄙杂心,外现圣威仪,游行诸国土,欺诳于世人。佛陀说,不以貌取人,也不应只以短暂的几次见面就引为同道。有一种人内心丑恶,但外在表现很威仪,他们四处周游,欺骗世人,这种人就象是涂了黄金的破铜烂铁。
学佛者在寻找善知识时,常常会注重善知识的声望、资格、身份、出生等,事实上,一个人的声望、资格等与他的佛法成就并不正相关,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大成就者不计其数,有很高地位却有损佛门的人也很多。学佛者要辨别要考察善知识,有些人反对学佛者做这样的辨别,他们认为学佛者对佛法的了解不多,就没有资格对善知识进行全方面的考察,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一位合格的善知识何须畏惧他人对自己的审查,在审查的过程中,合格的善知识能够增加人们对他的亲近,有助于佛法的传播。在本经从佛陀对波斯匿王的教导也可以看出,佛陀主张学佛者要审慎考察善知识之后才能亲近他们。
5 大师的类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欲断五受阴者,当求大师。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欲断此五受阴,当求大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断,如是当知、当吐、当息、当舍,亦复如是。
如求大师,如是胜师者、顺次师者、教诫者、胜教诫者、顺次教诫者、通者、广通者、圆通者、导者、广导者、究竟导者、说者、广说者、顺次说者、正者、伴者、真知识者、亲者、愍者、悲者、崇义者、安慰者、崇乐者、崇触者、崇安慰者、欲者、精进者、方便者、勤者、勇猛者、固者、强者、堪能者、专者、心不退者、坚执持者、常习者、不放逸者、和合者、思量者、忆念者、觉者、知者、明者、慧者、受者、思惟者、梵行者、念处者、正勤者、如意足者、根者、力者、觉分者、道分者、止者、观者、念身者、正忆念者,亦复如是。
(一三○)
佛法甚深,不是每一位善知识都能彻底了知佛法,也不是每一位善知识都能证得佛法的全部内容,每一位善知识擅长的领域也不相同,因此,学佛者在学佛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前遇到的问题,去寻求相应的善知识帮助。在本经中,佛陀列举了大约六十种类别的大师:
大师、胜师者、顺次师者、教诫者、胜教诫者、顺次教诫者、通者、广通者、圆通者、导者、广导者、究竟导者、说者、广说者、顺次说者、正者、伴者、真知识者、亲者、愍者、悲者、崇义者、安慰者、崇乐者、崇触者、崇安慰者、欲者、精进者、方便者、勤者、勇猛者、固者、强者、堪能者、专者、心不退者、坚执持者、常习者、不放逸者、和合者、思量者、忆念者、觉者、知者、明者、慧者、受者、思惟者、梵行者、念处者、正勤者、如意足者、根者、力者、觉分者、道分者、止者、观者、念身者、正忆念者。
佛陀列举了众多的大师类别,从一方面可以看出佛法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佛陀希望学佛者在学佛时,不一定要专注于某一位大师或善知识,而应当以学习佛法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大师帮助。佛陀希望学佛者亲近不同的大师,也暗示了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学佛者与他的老师之间没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学佛者与他的老师之间是因为佛法而相联,因为佛法而分开。在佛法与老师之间,学佛者优先选择的无疑是佛法。“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了学习无上的佛法,不断寻找各种大师的帮助是必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