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考研刍议Ⅱ:保护生产力

考研刍议Ⅱ:保护生产力

作者: ProfessorForeve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10:01 被阅读0次

简书 Professor Forever

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这回我们要谈什么?

既然已有正确合理的世界观,就需配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这一回,笔者主要会从“四化”来引导读者对于考研复习过程中方法论的思考和探索。考研的准备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提升的过程,对个人来说,由信息的输入,经过大脑加工,最终输出,并持续这个循环。能把所见或所想变为所得,这种能力就是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有所不同)。通过高效的方法保护生产力,有利于激发“过程蕴含的能量”。


四化

这四化既有区别有相互联系,共同的目的就是“把过程存储起来”,即使遇到了棘手的挑战,你也不至于后退太多,所以起到的是一个安全保障类的作用。只有在坚实稳定的基础上,才能伸长双臂够得更高。笔者会用具体的问题和例子加以阐述。

电子/便携化

问题:如果明天就上考场了,我今天应该看什么?

如果看的是纸质书,主要制约因素在于:重量和检索速度;如果看的是笔记,相对于纯书本的效率可以提升2-3倍,可是纯纸质笔记依然在某些方面不能接近极致,归根到底还是逃不出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因此,找到一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几乎都能快速检索的复习笔记,显得金光闪闪!幸运的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让这个美好的期盼成为可能。笔者想以两个app为例,引导读者发现和使用更多有助于保护生产力的工具。

有道云笔记】提供了基于云端的跨平台工作场景,即时同步,即时保存,PC端和网页端方便输入和查看篇幅较大的笔记(政治、英语、专业课的笔记均可),手机端可以不受地点拘束地查看和检索笔记,也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零碎的idea。总结一下优势:跨平台,云端保存,不怕丢,很好地回应了传统纸质书本或者笔记本的不足之处。

扫描全能王】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有些笔记既需要手写(比如数学,各种符号和图像),又想尽可能地兼顾便携性和快速检索的特性,该怎么办? 其实转念一想,电子化的实质,是将存在于书本或脑海中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但二进制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谁说笔记一定就是txt或者doc格式呢?对数学笔记,完全可以采用手写后扫描的方式,生成高对比度的PDF或图片,这也完成了电子化。

思维导图化

问题:如何把一本书读薄?

很多人知道思维导图,也用过思维导图,因此就不详细介绍其定义了。概括地说,它让信息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脑的存储和调取规律。考研复习中,思维导图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学科,就使用频率和效果而言,最适用的就是思想政治。对刚刚接触考研的小白们来说,政治学科的复习似乎都聚焦在“背书”的恐惧上。然而,笔者认为考研政治并不是一场默写考试,而是考查实际问题和书中原理的映射关系。不理清关系盲目地线性地机械地记忆,收效甚微。

这里,笔者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考研政治的考场上,你究竟是因为紧张而写不出来,还是因为写不出来而紧张?是不是有点像“鸡生蛋与蛋生鸡”?初上考场的那份“紧张”和大脑检索信息失败导致的紧张不是同一种情绪,如果从源头上解决记忆的问题,第二种“紧张”便不复存在,而第一种“紧张”也得以缓解。

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初级应用,其实就能做到“把书读薄”,即时面对政治教材和大纲中的诸多概念和论述,也能拨云见雾,豁然开朗。

人脑的强大功能还有很多,除了记忆,还有联想。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较为清楚地描绘统一章节中不同概念间的联系、同一本书中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同书之间不同章节的联系等等,这对于形成知识的总体观和全局观颇有成效。

反碎片化

问题:我每天有多少被浪费的时间?能被拯救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一个考研人每天的学习时长是多少?有效时长又是多少?而且为什么别人能在同样的24小时里对书本有个更好的把握?整块的连续时间弥足珍贵,剩余的碎片时间如果能利用好,也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每天早上起床后到早饭前的时间、每天等电梯、食堂排队的时间都属于碎片时间,如果能在这些星星点点的时间片中做些什么,会在无形中帮助到你。

反碎片化,即对抗碎片化的方法,首先得明确在碎片时间能做的事,输入 or 输出?笔者的建议是:输入——你坐地铁上看电子书刷微博就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信息输入。其次,你的提前准备信息输入的原材料。笔者提供以下几类参考:数学公式、英语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句型或者地道表达、专业课的疑难点笔记等。其实你会发现,碎片时间进行的信息输入,恰好能和文中的第一化:电子化相衔接,通过电子化所得的电子笔记或摘录,成为了很好的碎片阅读材料。当然,你也可以在碎片时间里复习政治学科或者专业课的思维导图,这样就和上面的“思维导图化”联系起来了。

在反碎片化的过程中,亦可阅读一些考研相关的经验贴或者干货文,并加以收藏(收藏很重要,方便以后复看)。说到这里,笔者还要向大家推荐一个工具【收趣云书签】,你可以把在各个平台上值得收藏的文章、网页或者图片丢到它这里,加以整合。

计划流程化

问题:为什么我每天似乎都在处理昨天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产生了上面的疑问,说明你的脑海里有计划的思想,可能是安排上不妥。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是墨菲定律;但是不做计划完全放纵,危险更大。换个角度,虽然考研初试的时间是确定的,但复习前期的计划不必用具体的时间戳作为截止依据,而是应以复习内容的完成度(效果)为截止依据。

复习的前半程必然是打基础的持久战,目标是“懂”。有些考点本来就难,何必刻板地规定在一天内必须解决呢?说的具体一些,以数学为例,不同章节对不同人的难度和感受都不一样,你不可能保证每天都能复习相同数量的考点,也没必要和别人比进度(很不可取),按照自己的计划合理推进就可以。所以问题出在计划不周上,尤其到了考研复习后期(考前2个月),有些同学觉得时间紧迫生怕复习不完,其实忽视了:只要按照合理的计划推进,哪怕最后还剩余百分之几的内容,也比那些没有计划没有规律的复习效果要强

复习的后半程是方法和熟练度的提升,目标是“熟”。在考场上,思考的时间主要用来发现题设陷阱,而不是现场想着:解题步骤如何。因为考场上的特殊综合压力是其他环境模仿不了的,真正想在考场上较为顺畅地发挥,在复习后期多半得达到“条件反射”级别的高速响应状态。笔者建议,后期的复习计划安排要有“回头看”的环节,即错题二刷三刷,新题只是用来检验复习效果的工具。因而整体的节奏在“新-旧-新”的交替中连续推进。

简而言之,做计划讲究流程性和连贯性,理想中的计划不是离散的,而是连续的,借用计算机科学中“链表”的思想,本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含下一次做计划的截止标志或时间节点,这样从宏观上看,所有的计划都在逻辑上形成了一个链。


现实是昂贵的,理想是无价的。笔者希望通过一系列文章的更新迭代,起到点拨的作用,帮助考研人少走些弯路。上述方法和总结,超过半数都是笔者在考研复习中后期才想明白的,希望本文的读者能够结合自身情况,深入思考,并趁早将脑海里的想法转化为行动。

相关文章

  • 考研刍议Ⅱ:保护生产力

    简书 Professor Forever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这回我们要谈什么? 既然已有正确合理的世界观,...

  • 考研刍议:既简单又复杂

    简书Professor Forever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 从一个考研人的真实经历出发,...

  • 2019厦门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考研分析

    2019厦门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考研难吗?厦门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考研怎么复习呢?今天聚创考研网就来给...

  • 须言之有物_作者:邵明

    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感想 受梁文道先生一千零一夜节目的启发,昨晚啃完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一百年前的文章对今天...

  • 平等刍议

    平等刍议 从童年经历抗战滋生爱国思想,到年轻时信奉社会主义,中年后又转向自由主义,我这一生的思想心路历程,集中一点...

  • 改良刍议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曲阜师范大学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当年在山东高校中排名仅次于山大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

  • 刍议自由

    当今,财务与时间自由成为衡量人生成就的通用标准似乎很受追捧。我觉得不全面,有钱有闲的人一大把,你问他们自由的感觉好...

  • 刍议“沟通”

    这是个大众话题,不新鲜。 昨天浏览一下英国基尼.斯坦顿的《沟通圣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给我异常震撼力的那句...

  • 刁民刍议

  • 微刍议

    1.关于情感 我觉得初亲情以外的友情还可能信赖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很“虚”。单说“虚”可能太以偏概全,其实也有“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研刍议Ⅱ:保护生产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vt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