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一辆智能自行车并不是一件难事,早在10年前我就这样认为。
那是一个平常的晚上,无处不在的灯光从玻璃透进卧室。我躺着床上,睁眼看着窗外,心绪难以平静。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小何回学校办手续。他挂科积累的学分达到26分,如果今年留级期间复习补考,还是能拿回学分确保毕业。但和大多数留级生一样,心态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他没有选择回头是岸,而是跑到深圳打工了。
我和他实在学校的驴友群认识的。他是本科大四的学生,而我已经博士三年级了。小何不是那种负能量的人,他不颓也不丧,而是一种奇人。我佩服他两件事。第一件,是勇敢地追求他们学院的女博士。那个女博士也是驴友群的朋友,长相不太出众,而且是温婉的大姐姐形象。这样的年纪差距自然是很尴尬的,最后当然没有成,他被女博士收为弟弟。第二件,是他成功研制了智能快递收取件箱。你别看现在的小区里,快递收取箱是随处可见的玩意,在十年前的重庆可没人见过。这个箱子应该是他原创。他利用单片机做控制器,制作了类似于菜鸟蜂巢的原型。不知道他是怎么和快递公司合作的,但曾听他抱怨过快递员找他维护之类的事。
小何说他在一家技术公司做研发,感觉还不错。我有些羡慕他,羡慕他的勇气。想想自己,虽然是个博士研究生,但实际上是骑虎难下。做研究对我来说有些苦,不是体力上的辛苦,而是在迷雾中寻找出路的辛苦。没有人能告诉你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也没人能预知试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甚至不知道课题本身的研究价值有多大。但如果放弃研究,像小何那样出去闯荡,我又害怕了。害怕这种决定会让自己余生都悔恨。
就在莫名其妙的纠结中,我想起了那辆山地车。那是我当时的业余爱好。从自己的爱好着手,会不会又所突破呢?我又想起了单片机,我在大三的时候也曾是个单片机高手。那会儿我废寝忘食,睡在负一楼的实验室里,只为能有更多的时间摆弄这些玩意。我想着能不能把山地自行车改装成智能自行车呢?比如,用语音控制摄像头录制视频。因为我总想在骑行的时候拍照,而户外相关产品是需要手动调节的,这在运动中不安全。我觉得那是个绝妙的点子。我想第二天就写信给山地车公司。说不定他们觉得我是个人才,把我收入麾下呢?
第二天,我觉得昨晚的想法太可笑了。于是,继续在实验室老老实实地琢磨试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