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巴胺型快乐和内啡肽型快乐——阅读《开窍》

多巴胺型快乐和内啡肽型快乐——阅读《开窍》

作者: 楠楠家的莹小宝 | 来源:发表于2023-03-15 16:42 被阅读0次

幸福日志2023-03-16 周四 阴

一直我都知道,学习是反人性的,痛苦的,可是人为什么还是趋之若鹜自讨苦吃不断攀爬知识的金字塔?《开窍》从人体方面像我解惑,豁然开朗,甚至能现学现用,告诉娃为啥要先写作业后玩,因为这样获得的快乐更大,是内啡肽叠加多巴胺的双重快乐。

多巴胺和内啡肽,人体的两种快乐神经递质。多巴胺型快乐是先甜后苦,比如我们吃到甜食、刷短视频、抽烟喝酒、打游戏、逛夜店等。内啡肽型快乐是先苦后甜,比较小众。内啡肽是在人的身体或精神遭受痛苦后,分泌出来的一种多肽化合物,相较多巴胺,内啡肽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

多巴胺会正向调节我们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所以多巴胺型快乐会让人血管扩张、心跳加速,产生兴奋的感觉。不过,多巴胺型快乐持续时间不长,当多巴胺消散时,人就会感到相应的失落和抑郁。

为什么需要两种快乐递质呢?

远古时代,多巴胺型快乐是人在猎捕到食物后产生的一种快乐,但是不是每次猎捕都能成功,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为了不让人类太痛苦,身体演化出了一种“奖励机制”,即使人在打猎时一无所获,但只要经历了长时间的奔跑,这种机制也能让人获得平静和愉悦。所以今天,我们在进行机械运动、长跑、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时,身体都会分泌内啡肽,使我们感到平静与快乐。其中尤以长跑的刺激最为明显,就不难理解那么多人热衷马拉松。从某种程度上,信奉搬砖生活的人,也形成了一种对完成任务上瘾的生活循环。

在我们的身体中,多巴胺和内啡肽配合默契,即使那时的人类对多巴胺型快乐上瘾,想要满足也要等很久。而与之相对的内啡肽型快乐反而更容易得到,因此形成了“一连串内啡肽型小快乐带来一次多巴胺型大快乐”的良性循环。

到了物质充裕的现代,人们获得多巴胺型快乐变得太容易,这就彻底打破了之前的良性循环。由于大刺激、唾手可得,很多人根本无法抵御进入多巴胺型快乐的诱惑。

很有意思的原理,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走《少有人走的路》。了解了原理就要为我们的生活所用。比如我们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可以适当放空自己,享受身体分泌的内啡肽带来的平静感。而只有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时,你才给自己一个正式的娱乐奖励, 比如吃一顿、买个心仪的东西等。但是如果实现不了目标,就不能 得到这样的奖励,必须忍着,这个过程就和远古人的快感模式很相似了。

相关文章

  • 与生俱有的多巴胺,有好过无~

    --《贪婪的多巴胺》读书笔记 前段时间,线上涌现了好几篇有关多巴胺和内啡肽的科普对照推文。多巴胺是消耗型的快乐,内...

  • 高级的快乐:学习的内啡肽,战胜娱乐的多巴胺

    1 多巴胺和内啡肽都是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的物质。 多巴胺是刺激型,短半衰期的事情。 能够快速的给我们感官带来刺激,比...

  • 快乐分两种

    快乐分两种:分泌多巴胺带来的快乐和分泌内啡肽带来的快乐。 一、分泌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是一种趋甜避苦的快乐,俗称“懒...

  • 爱自己,从自律开始

    低级快乐是放纵;高级快乐是自律 科学研究表明:“快乐有三种,分别是多巴胺快乐,血清素快乐和内啡肽快乐。 低级快乐,...

  • 内啡肽与多巴胺有什么区别

    多巴胺由快乐而生,会让人更快乐;内啡肽由痛而生,具有镇痛的作用 多巴胺比内啡肽更强烈些。而且多巴胺分泌后,会带动内...

  • 跑步带来的快乐,不是奶茶可以取代的

    美食让人分泌多巴胺,运动给人带来内啡肽,都是让人感觉快乐的激素,但是多巴胺的快乐是暂时的,内啡肽的快乐是持续的。 ...

  • 快乐的两种方式

    社会学家芭芭拉将快乐进行了划分,分为消耗型的快乐和补充型的快乐。

  • 多巴胺已不值钱(外三首)

    多巴胺已不值钱(外三首) —— 内啡肽就是黄金 多巴胺只是黄铜 内啡肽好比名画 多巴胺只是地摊 ———— 内啡肽不...

  • 摆脱多巴胺,追求内啡肽

    多巴胺和内啡肽是人体内的两种激素,都能给人体带来快乐,可以称之为快感增强剂。 多巴胺与内啡肽产生的...

  • 多巴胺与内啡肽

    人体内有两种激素的分泌可使人产生快乐,它们分别名为“多巴胺”与“内啡肽”。如果把多巴胺比作“特效糖”,那么内啡肽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巴胺型快乐和内啡肽型快乐——阅读《开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il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