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教授。这本书是他采访了一大堆美国的成功人士之后总结的一套心法。 他发现,那些在工作中表现的很优秀的人通常都是工匠思维,而不是激情思维。简单说,激情思维是说世界能为我做什么,而工匠思维是我能为世界做什么。就是这一点点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决定了一个人的职场生涯的顺利程度和职业幸福感能否建立。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在职场中变得更优秀的书,作者在这里给我们给出了4个让自己变的更优秀的原则。分别是,
第一条:不要追随你的激情。
第二条:用工匠思维替代激情思维。
第三条:关于一个好的职业最吸引人的是什么,我们怎么在其中取得平衡。
第四条:使命感带来意义。
第一条规则:不要追随你的激情
职业激情本来就不是天生的。所以你想要在找工作的时候找一份生来就喜欢做,肯定不会抱怨的工作根本就不可能。因为视野和认知受限,并不能早早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况且社会是个大的分工体系,很多时候并不是想做什么职业就能做什么职业的,要看自己的能力和机遇。那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自己的激情去找工作,就是在给自己找难度,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处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是先有激情,再找工作,而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慢慢精通,从中找到一种成就感,这时候激情才会伴随出现。
第二条规则:用工匠思维替代激情思维。
激情思维是觉的有一个完美的,完全贴合自身条件的工作在等着自己,只要找到这个工作后,就能一直保持激情,充满干劲,才能表现的出色。
工匠思维是说,不管什么工作,先想办法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到,做精,像一个匠人一样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事情,慢慢的就会产生激情。
好工作的标准:
创造力:创造力可以把工作步骤,工作方法优化和改进,把自己的能力不断的精进。
影响力:最重要的职业资本,你完全可以通过你对最前沿工作的看法来影响老板的决策。
自主力:自主力就是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自由支配工作场地。我们追求的自主力必须是我们的职业技能换来的,不然这种自主力既不稳定,也不可靠。
好工作的换取条件:职场资本
这个职场资本呢,就说的是你在工作里边儿的特长。
换工作的三种情况:
第一、这份工作不能让你获得职业技能积累。
第二、在你看来,这份职业是没有意义或者对人和世界有害的。
第三、这份工作迫使你与极端讨厌的人长期共事。
成为工匠型人才的方法:刻意练习
第一步:你必须判断清楚自己处在哪一种类型的市场里
赢家通吃的市场:你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提升你自己的职业技能。
拍卖市场:这种市场里需要的技能非常多样,这让每一种类型的人都有机会积累自己与众不同的职业技能。
第二步:明白自己的职业技能类型
第三步:你需要明白在你所在行业中,如何定义优秀。
第四步: 拉伸。你需要做的练习必须是一些让你感到有难度的
第五步: 耐性。只有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你才有可能最终感受到你的进步。
第三条规则:怎样在好职业中取得平衡。
增强你的职业技能,让别人愿意为你的时间和愿望买单,把你现在做的工作变成你喜欢的工作。
第四条规则:使命感带来意义。
工作中我们需要使命,使命是我们拥有职场资本之后获得的。换句话说,它不是激情,它让我们在每天的工作坚持下去,它让我们动用自主力为它服务。而且它回答了终极问题,人到底为什么而活?
创新总是发生在最前沿科技的附近,好比说你面前有三座大山,如果我们想在第二座山上创新,我们必须先翻过第一座山。
像创新一样,好的工作使命就是一种另类的创新,所以想要找到好的职业使命,你就必须到达所在职业的前沿,也就是积累足够的职场资本。
在寻找职业使命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进行探索,我们需要一项叫做小赌的策略。只有不断进行较小的尝试,才最终在这个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使命。小赌这种策略就是让我们把一项大的使命变成可能。
总结:
如何能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首先让我们忘掉“做你爱做的事,别理会别人的看法”这种思维,我们需要用工匠思维,安心的做好我们手头的工作,同时通过刻意的训练完成自己的职场资本积累。之后利用我们的职场资本积累为自己换取足够的自主力,运用这些自主力去完成自己在前沿领域使命。最后别忘了,我们的使命最好是引人注目让人必须去评价的。设想一下,你的面前是一个在相关领域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在他的工作中他能够掌握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他做的事又是让人高度关注的。这样的人,当然是优秀到不能被我们忽视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