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无艺之艺—丝绒月亮之我读我看

无艺之艺—丝绒月亮之我读我看

作者: 丝绒月亮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15:40 被阅读0次

              无艺之艺(1)                                                           

--我读我看之巜学箭悟禅录》

                秦智虹                                                                         

无艺之艺—丝绒月亮之我读我看

      日本禅师铃木大拙说,如果一个人真心希望成为某项艺术的大师,单纯靠技术性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要使技巧升华,使那项艺术成为“无艺之艺”,发自无念中。

      何谓无艺之艺?德国哲学家奥根.赫立格尔在其所著的《学箭悟禅录》中开宗明义地阐释为,无艺之艺是指一个艺术家完全虚空,摆脱了自我,达到无念境界,他与某项技艺已无有分别,完美地成为一体,只有当准备与创造、技巧性与艺术性、物质与心灵、计划与目标都融合无间时,才能进入正确的艺术家的精神状态。

    《学箭悟禅录》是一本极单簿的小书,体积虽小,但份量很重,需要反复阅读体悟才能解其真义。该书作者德国哲学教授奥根.赫立格尔,以朴实无华的文字记述了自己为了追求在哲学中无法得到的生命意义,远渡重洋到日本学禅的经历,他以客观的态度,探究东方的直观智慧,经处处碰壁后,通过苦学6年箭术,最终悟得禅之真义,并向我们如实传达了与庄子如出一辙的“艺可通道”的哲学观。

      在日本传统中,箭术是被尊为一项艺术,当成民族的文化传承的,日本人非但不把箭术当成运动,还把它当成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在谈到箭术的“艺术性”时,日本人并不认为那是运动者本身的能力,或多或少可由身体的训练来控制,而是一种心灵训练所达到的能力,其目标在于击中心灵上的靶。

      因此,赫立格尔教授在决心学箭术之初就向师父阿波研造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学习箭术并非为了乐趣,而是为了大道。

      关于箭术的大道,从古至今的箭术大师都认为,要想接近这种艺术,只有那些心境纯净、不为琐碎目标困扰的人才能做得到。对他们而言,射手既是瞄准者与目标,也是射击者与箭靶。射手必须克服自我,成为一个不动的中心,才会发生最大与最终极的奇迹:艺术成为无艺术,射击成为无射击,没有弓与箭的存在,老师再度成为学生,而大师成为新人,结束即开始,而开始即完成。正如阿波造研师父所言:“能够用兔角和龟毛来射箭,而不用弓箭便能击中靶心的人,才担当得起大师的尊称——无艺之艺的大师,他本身就是无艺之艺,大师与非大师集于一身,在此时,箭术已成为不动之动,不舞之舞,进入禅的境界”。

        究竟怎样才达至“无艺之艺”之境?在《学箭悟禅录》一书中,赫立格尔教授,通过清晰地描述他在学习射箭过程中遭遇三大困境的真实经历,向我们完整细致地呈现了他在体悟“无艺之艺”之境时的自我挣扎与逐步突破困境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呈现为以下三个阶段:

          其一,是突破拉弓的困境。如何学会不费力地用心灵拉弓?初学射箭时,拉弓究竟该用力还是不该用力?需用多大的力?又该如何用力?面对如此强硬的弓,太过用力,就会忍不住发抖,可是不用力根本拉不开弓。好比初学写毛笔字,我们该如何“驯服”手中这一撮软毛?用力过度则僵硬滞涩,笔腹之毛全然摊于纸面,毛笔已然变成一把扁平的刷子,若用力过轻则只能任笔毛在纸面漂浮,根本写不出一笔像样的“中锋”线条。又比如初学瑜伽,在做体式时,该用力还是不该用力,不用力导致体式懈怠散漫,根本达不到舒展身体,拓展内在空间的效果,但用力过猛,不但做出的体式僵死而毫无美感,就连咬牙切齿的面目都显得可怖可憎。所以,阿波造研师父告诫“箭术,不是用来锻炼肌肉的(瑜伽也不是),拉弓时不要用上全身的力气,而是学习只让两手用力,肩膀与手臂的肌肉是放松的,仿佛它们只是旁观者,只有当你做到了这一点,才算是完成了初步条件,使拉弓与放箭心灵化。”

无艺之艺—丝绒月亮之我读我看

        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拉弓与放箭心灵化?这使我想到,瑜伽士们的识见:“身体是灵魂之圣殿”,只有把身体安放好,人之灵性与神性才可能显现。在射箭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身体的松弛,弓箭便无法拉开。在阿波研造师父的指导下,赫立格尔最终悟得放松身体的法门是——专注于呼吸,在呼吸中毫不费力地放开自己,如同瑜伽习练中的呼吸控制,吸气是融合与连接,屏住呼吸是使一切进入状态,而呼气是放松与完满,克服一切限制。

      人之生命只在于一呼一吸间,“你”就是你的呼吸,唯有它与你同在。所谓气韵流动,是因为你个人的韵致尽在一呼一吸间形成,呼吸是使有形之姿呈现出无形之势的根本,书法如是,歌唱如是,瑜伽如是,泡茶如是,跟随呼吸的节律,你与你的行动成为“一”。

      “一”也即生命的大道。

相关文章

  • 无艺之艺—丝绒月亮之我读我看

    无艺之艺(1) --我读我看之巜学箭悟禅录...

  • 有度之“十诫”——    丝绒月亮之我读我看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据说,遇见对的人最好的感觉就是一见如故。我想,岂止是人之遇见呢...

  • 《箭术与禅心》无艺之艺

    作者德国哲学家奥根·赫利格尔,对神秘玄学非常之向往,一次机会去日本教书,拜日本箭术大师阿波研造为师。多年的学习让他...

  • 双节棍训练中的一些感悟

    如果一个人真心希望成为某项艺术的大师,单纯靠技术性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要使技巧升华,使那项艺术成为“无艺之艺”,...

  • 《箭术与禅心》读书笔记

    1、如果一个人真心希望成为某项艺术的大师,单纯靠技术性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要使技巧升华,使那项艺术成为“无艺之艺...

  • 读宗老《艺境》有感(上)

    之前拜读宗老《艺境》,感触颇深,遂写读后浅言,以记之,他日阅之,期冀不忘。 读宗白华《艺境》笔记 序言 闻宗老...

  • 简海拾贝,观文油感(八十六)

    1读水老师 之 月夜的忧伤 2读狂妃之《狂妃语录》油感 3 读 浅梦轻轻 之 《恨月亮》 油感 铁友好诗威威威...

  • 恩生于害

    木心公益书屋共同成长之《我读我心》 第6天打卡(2017.04.23) 姓名:花缘过客花艺馆 分享内容:《易经杂说...

  • 两次看月亮的印象

    我读《赤壁赋》前后两篇,文中提到了月亮,不同季节时段看江上之月,泛舟而下,展开苏轼思考人生的画面和感悟。我也想起了...

  • 玛雅第二课作业

    我出生在第二月亮(月亮蝎之月),第三周(蜕变之周),第20天,对应等离子Limi,腹轮,Vinal 3。 月亮蝎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艺之艺—丝绒月亮之我读我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px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