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词的单位及结构
一、词汇概说
二、词汇单位
三、词的结构
词的单位及结构
一、词汇概说
(一)词汇的定义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写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二)词汇的地位
1、词汇是众多词语的集合体,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并选出种种句子从而进行交际的。
2、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3、就一种语言来讲,词汇越丰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是因为词汇丰富。
4、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掌握的词越多越能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自如。 积累词汇的方法:深入生活;大量阅读;加强写作实践;勘查词典。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的性质
①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
② 语素的意义分为两类,一是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称为词汇意义;二是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③ 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采用该法还要注意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一致。
2、语素的分类
① 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② 从词汇材料角度考虑,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是指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不成词语素是指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而成。
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称为不定位不成词语素;另一类只表示附加的意义,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称为定位不成词语素。
③ 以语素的位置可以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词缀是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都是定位语素;词根是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有“前缀”和“后缀”之分,属于不定位语素。
(二)词
1、词的性质
词是由语素构成对语言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①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独成句或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但不能单独成句。由此产生的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称为剩余法,不论成语语素还是不成语语素都可以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② “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间一般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即使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
2、词和短语的区别
① 短语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和语法规则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由词逐层组成,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
② 短语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离的,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成分,而词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了。
由此产生的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称为扩展发,又称插入法。还有一种离合词,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算两个词。
3、词、语素和字
词和语素在书面语言中都有用字记录,词、语素和字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① 在汉语中,一个语素基本上用一个字表示;
② 少数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却要用两个或三个字来表示,例如,仿佛、莫斯科;由两个语素组成的词,却要用两个、三个或四个字来表示,例如,葡萄干,也有些由三个语素组成的词,同时也是用三个字来表示,例如,电视机。
(三)固定短语
(1)什么是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是指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成分。与之相对的是临时短语,是词跟词的临时组合。
(2)固定短语的分类
① 专名
以企事业单位的名称占绝大多数,一般短语一旦用作书名、篇名、杂志名、电影电视片名也是固定短语。
② 熟语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熟语结构上比较固定,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
(四)缩略语
缩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可分为两类:
1、简称
简称是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与全称相对而言,把全称删简成简称,大都是选取名称中有代表性的语素或词,大体有下列集中方式:
① 前后词均取前一个语素。例如,家用电器——家电。
② 前词取前一个语素,后词取后一个语素。例如,外交部长——外长。
③ 省略并列次中相同的语素。例如,中学、小学——中小学。
④ 截取原来名称的前段或后段。例如,南开大学——南开。
⑤ 包含外来词的名称可以只取外来词的头一个音节。例如,哈尔滨市——哈市。
⑥ 其他。例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2、数词略语
数次略语是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义素概括出来的略语。还有一些事根据共同的义素加上列举的项数构成的,称作义素略语。例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
三、词的结构
(一)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又称单语素词。大多数单纯词是单音节词,多音节的有以下几类:
1、联绵词
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可分为:
① 双声词
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参差、仿佛。
② 叠韵词
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例如,彷徨、薜荔。
③ 其他
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联绵词。例如:蝴蝶、芙蓉。
2、叠音词
由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不是词的形态变化。例如,猩猩、姥姥。
3、音译的外来词。例如,葡萄、咖啡。
4、拟声词。例如,乒乓、哗啦。
(二)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又称多语素词。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1、复合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有五种类型:
① 联合型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称并列式。例如,途径、体制。
② 偏正型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其中又分为定中关系和状中关系。例如,雪花、雪亮。
③ 中补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提高、说服。
④ 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称支配式。例如,司机、管家。
⑤ 主谓型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陈述前一词根,又称陈述式。例如,地震、日食。
2、重叠式
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例如,姐姐、哥哥。
3、附加式
此类词又称派生词,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的称为后缀。
① 前加式,即前缀加词根。例如,老虎、老乡。
② 后加式,即词根加后缀。例如,刀子,瓶子。
③ 三音节合成词,即由词根和一个叠音后缀组成。例如,红通通、绿油油。
词缀是由词根演化来得,在形式上,有的和词根相同,须注意区别。
现代汉语由两个语素组合成的词占绝大多数,也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这时词的内部构成可以不止一个层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