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许多公共场所都延迟开门。
最近,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得知我们这里的图书馆要开门了。心心念着想去,今早在手机上预约。下午到达后却告知预约的不合适。又重新预约,好在预约程序不是很繁杂,我很快就完成了预约。如期走进了图书馆。
看着图书馆高大的楼层,想象着那些令人心生愉悦的书,不由地加快了步伐。
然而却在进门处遇到了拦路虎。首先需要把随身携带的物品过安检,这是一直以来都有的。然后需要测体温,不过这个体温计却很是别致。在安检门的右手处,抬起手,手腕对准门框,“滋”的一声,体温即可测量完毕,便可以进去了。
我熟门熟路的上了二楼,自科新书借阅处。馆内人很少,椅子也由原来的一张桌子四把,变成了一把,整个借阅处供读者坐着的椅子,差不多减少了四分之三。
刚进门的还书处,因为机器故障,归还的书堆成了一座小山。工作人员正在手动一本本在电脑上还。
我顺着门口,一路浏览下去。在散文那一列,林清玄《白雪少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之前看过不少林清玄的书,还曾经买了他的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弟弟。很喜欢他的文风,自然而亲切,又很有哲理。
因为近期有考试,想借一些散文、随笔之类的。想看书的时候,看上一两篇过过瘾,就该吃正餐了。随后借了季羡林的《莫问他乡与故乡》、邓刚的《你的敌人在镜子里》。
历时一个多小时,走出图书馆时,又扫码通过。疫情还未结束,在享受精神食粮的同时,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