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开高风险的对话时,对话高手总是首先明确目的和动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目的都不会动摇。他们对目标的关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希望通过对话获得什么。在对话过程中,无论出现多少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仍然坚守自己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争吵不休)
二,从来不做“傻瓜式选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极端选择),认为无论多么棘手的情况,对话永远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然而困难的地方在于,我们长久进化过程中基因形成的机制以及由此导致的日常行为习惯,使得我们很难坚守自己的目的。
基因机制:人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一路进化而来,在面临重大压力这种危险的环境下,我们倾向于做出 2 种选择,战斗或者逃跑。
如果觉得自己能够战胜对方,此时肾上腺素开始在体内作祟,血液开始涌向四肢以保证足够的供血供氧量用于做出攻击动作,由于大脑缺氧,我们开始失去大部分理智思考能力,开始失去引导理智行动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来的化学分子。这就是为什么人在暴怒或者打架的时候一心只想着战斗,甚至过程中都感受不到自己受伤,而是在事后觉得哪儿疼痛。
如果自觉无法战胜对方,那么就会选择逃跑,这在远古时代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技巧,打不过就赶紧跑,即使情况不明朗,周围的人开始逃跑了,你也最好跟着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人群骚动时我们往往选择跟着动的原因,一切是为了获取安全感。
于是,在面对沉重压力和强大反对意见时,我们常常思维短路,转而希望战胜对方,惩罚对方,或者寻求安全港湾
1,战胜对方。我们的争强好胜,是摧毁对话的第一杀手。生活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竞技场,里边有无穷无尽的比赛,不管是幼儿园,中学还是大学,校园还是社会,家庭抑或职场,我们时刻不停地和身边的人展开竞争。可以说,我们在懵懂未知的年纪就形成了要战胜他人的欲望。
在对话开始前,我们的初始目标的确是想解决问题,但每次只要有人提出反对或者质疑的声音,我们转眼间就把初始目标忘得一干二净,抓住一些细节进行狡辩,指出对方观点中的缺陷,一心想要战胜对方
2,惩罚对方。有时候,随着愤怒情绪的增长,我们的心态会从希望战胜对方转变为蓄意伤害对方。“你这么做就是为了自己”,“你简直不可理喻”,“你就是个骗子”......当这种负面情绪达到顶峰时,我们的目标会变得非常邪恶。此时此刻,我们早就把寻求共识抛到九霄云外,只是单纯想要泄愤
3,寻求安全港湾。我们并不总是想要战胜对方,或者惩罚对方,我们也会选择明哲保身的方式来逃避对话。这是为了避免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在此过程中惹是生非,避免出现令人难堪的对话场景,于是我们选择保持沉默,至少保持面子上的一团和气。这通常出现在面对“上级”或“权威”的时候,职场尤甚。
那怎么办呢?办法就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审视自我,并始终关注你的真正目的
在对话进行过程中,比如,你发现自己开始顺从老板的意思,或是开始对配偶爱答不理了,这时你应当留意你的目标是否出现了变化。你是不是为了保存面子,避免尴尬,企图战胜对方,标榜自我或惩罚对方而悄悄改变了目标呢?这种情况非常微妙,我们的目的往往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的。为了回归理智,继续对话,你必须转而审视自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审视自我。有这么四个步骤:
1,发现自己即将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你的动机(深呼吸,停止夸张的动作和紧绷的面部表情,控制你的身体,让血液回流大脑,让理智回归)
2,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的行为显示我的动机是什么?(当你愤怒时往往会让别人误会你的动机,认为你是来“找事儿”,“挑刺”而不是来寻求共识,解决问题的)
3,明确你的真正目的,问自己:“我想为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我今天是想来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共识的?”
4,最后,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对呀,怎么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