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
所有父母奋斗的终极目标,应该都是让自己的孩子“活的优雅”

所有父母奋斗的终极目标,应该都是让自己的孩子“活的优雅”

作者: Dengshan登山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16:35 被阅读43次
所有父母奋斗的终极目标,应该都是让自己的孩子“活的优雅”

高中以前,自己应该是没有去过县城的,镇上的繁华热闹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所有向往,“赶紧升初中吧,这样自己就可以去镇上读书了,见到更多的人,体会更多的喧嚣”

等到终于小升初后,那高兴劲儿别提了,终于美美的体会了一把脱缰野马的感觉,小学离家近,家长的束缚比较大,整天规规矩矩的,初中就不一样了,住校,一周一回家,一周中起码有五天是生活在父母眼皮子之外的,基本上每天放学后都会和同学、朋友去镇上闲逛,虽然地儿也就那么大,虽然店铺也就那么几家,但依旧不厌烦,乐此不疲。

接触了不同村子的人,每天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很多“流行”的为人处世的不成文的“规矩”也就盛行了起来。

因为都是山村的孩子,野惯了,我们习惯于在校园里追逐打闹,大喊大叫;平常也喜欢说脏话,因为周围人都是这样说的,也就见怪不怪了;吃饭的时候,喜欢“泽波”嘴,发出“美味”的声音,尤其是吃面条的时候,“呲溜呲溜”的,互相比较谁发出的声音更大,然后彼此哈哈大笑。

接触的都是周围村子里的人,每个人都会这样,久而久之,觉得世界就是这样,就该“放浪形骸”,等到去县城上高中,我才知道,我所理解的生活,我眼里的世界,其实是多么的不堪和难以启齿。

因为离家远的原因,周末有时会去城里的阿姨家 ,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共同坐在餐桌上吃饭的时候,当我津津有味大吃大喝的时候,阿姨家孩子的侧目,以及阿姨再三的提醒:“吃饭时不可以发出这种声音,显得很粗俗”当我多次强调在初中时我们都是这样吃饭时,阿姨说了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山里,这是城市,不一样”

尽管阿姨做的饭很美味,尽管每次都只有一两分饱,我也称故不吃,吃的越来越少,因为我怕看到阿姨家孩子鄙夷的眼神,以至于,慢慢的,周末我也就不再去阿姨家了。

在学校也是,和同学说话,大喊大叫的,尽管自己没有丝毫的恶意,也会吓到同学,以至于朋友交的很少,还经常飙脏话,同学们都会暗暗向老师打报告,让我面壁思过,在餐厅吃饭,也经常是自己一个人坐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因为很多习惯渗透到了骨子里,就会不由自主的做出来,发出声音。

周末,有时自己会去图书馆看书,会碰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图书馆看书,一坐就是一天,甚至很多小朋友走路都蹒跚不稳,拼音都不会,家长也会带着他们来到图书馆,然后读书给她听,尽管她可能听不懂,尽管她可能在做其他动作,家长也会很用心的去读,有感情的去读。自己很不理解,就会抽空挡和家长闲聊,答复让我惊讶:“尽管他们现在听不懂,但是她对这个总是会有感知的,我把她带来图书馆,就是让她在她的潜意识里,认知并接触图书,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让她养成读书的习惯,将来做一个修身养性的人”

城里的家长把目光看的很远,知道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养成爱思考,勤动脑的习惯,反观我们小时候呢,周末回家,家长要么放任自流,让你疯,让你玩,要么就是去地里劳作,拔草,放羊,哪有会接触书籍,开拓视野的机会,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被其他城里的孩子超越,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就是,城里的孩子犯错误了,家长会耐心的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错的,不应该做,什么是对的,应该坚持,反观农村的孩子,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家长一言不合就开打,因为他们相信“拳脚棍棒出孝子,出乖孩子”以至于很多农村里的孩子长大后都有暴力倾向,而且很多都会走向犯罪的深渊。

中国人家的观念根深蒂固,只有有一个住的地方,有一个房子才算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很多农村人都会去县城买房,很多县城人都会去省会买房,很多省会人都会去北上广买房,北上广的人呢,可能回去美国,加拿大买房居住,生活,与其说终其一生,在大的城市买套好的房子居住,是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倒不如说是为了给自己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好的,更优雅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可以从小都深知餐桌礼仪,文明用语,让他们可以周末去图书馆,读书识字,摆脱放羊娃的命运,摆脱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

所有父母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一个房子,不是一辆车子,而是让自己的孩子,孙子可以生的优雅,活的优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有父母奋斗的终极目标,应该都是让自己的孩子“活的优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ak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