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23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23

作者: 磷破读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1-04-04 13:11 被阅读0次

标题:生与死的隐喻。

对于生与死的隐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就拿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到的两个概念,分别是“生本能”和“死本能”它们代表着相辅相成,但又黑白分明的两种状态。生本能带给我们的是创造与激情,而死本能带给我们的是仇恨与攻击。

而有些人将生与死隐喻为成功与失败。这就好比在进行一项比赛,他们不在乎过程只在意最终的结果。只要结果是好的,他们就会获得生的能量,如果相反那就是死的能量。

所以在人生的这条道路上,他们感受更多的是死能量,而生能量只能维持那短短的一瞬间就消失殆尽了。

而有些人把生与死看做是一场修行,他们更在意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也就是我们常说能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能够在一个抽象的或者说是心灵层面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不需要这个世界的肯定我依然可以存在。

于是,他们就能够摆脱生与死的焦虑和对命运的失控感,进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打开心扉,感受生命中体验到的一切。

我们常常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和这世间的无常。但我们重来没有想过,这本来就是一种常态,古人常说:“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看淡生死的本质在于接受这个世界的规则,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如武志红老师所说:“如果可生的时候生,须死的时候死,这样顺应生能量与死能量时,人就活的明智,且更为自由。”

最后我总结出了几条金典语录想和大家分享

1、未酣畅淋漓活过的人,即被死能量“憋住的人,试着去释放你的“洪荒之力”;被欲望淹没而不自由且时而作恶的人,试着去接纳死能量,顺应它。

2、实现一份愿望并让它强大,不易;主动“杀死”自己的一份愿望,虽然会有伤自恋,但很容易。

所以对于那些喜欢“嫁祸于人”的唯利分子,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把对方的事弄成自己的一样。

3、人非常的敏感,特别是孩子与恋人。他们在身体上的感受远比头脑更快速。因此,两个人身体之间的呼应具有非凡的美。而那些“切断”了头脑与身体联结的人,只会让身体变得更麻木。

相关文章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23

    标题:生与死的隐喻。 对于生与死的隐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就拿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到的两个概念,分别是...

  • 财务自立与财务自由

    我最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什么叫做自立?今天在看《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冒出来这个问题,而这...

  • 2022-05-20

    2022.05.20 今日阅读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今天阅读吴志红的《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孤独篇 在关系中,...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

    标题:核心自我的诞生。 当一个人能够有分寸、有尺度地去寻找适合自己、让自己舒服的东西时,就意味着“核心的我”诞生了...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6

    标题:集体性的假自我。 对于一个集体主义,只允许集体性自我存在,也就是完全遵守集体的规则和要求。而个性自我意味着对...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10

    标题:只有目标综合征。 这一章作者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名词,叫做“只有目标综合征”。 它的特点是:一个人想要一个又一...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1

    标题:自我之壳。 自我之壳,就好比一个容器,它是一种保护,水就是生命力。 而这个容器就是由我们的家庭所内化形成的。...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8

    标题:假自我形成不了存在感。 一个用假自我建立关系的人,会觉得自己是假的,自己以此构建的关系也是假的,因此想毁掉一...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9

    标题:将他人视为自身的一部分。 这个心理现象在如今的社会中太过于常见。每个人都想要做别人眼中最完美的自己。 于是,...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16

    标题:哪里有问题,一切都是存在。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总有人期待解决问题,其实哪里有问题,一切都是存在,需要觉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cl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