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教学论》笔记

《大教学论》笔记

作者: 凯希 | 来源:发表于2015-11-05 12:26 被阅读646次

带着问题去读书效果是比较好的,怀揣着几个自己怎么也捉摸不透,或是自己有个想法,想看看别人的看法,或是有几个实际问题需要亟待解决,这时你会在阅读时不忘主题,不减热情,不畏困难,如此收货也是最大的。在读《大教学论》之前我总结了几个问题,带着这几个问题,希望在阅读中能够得到启发:

1、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或者我们需要教育达到什么目的?)
2、我们要交给他们什么?(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3、我们以什么方式教育最有效?
4、我们的知识怎样组织?
5、课堂教育的必要性
6、教师的要求
7、学生的要求

1-5章笔记

作者首先描绘了人的重要性,他从圣经中得出,神给人以形象、灵魂,神为人创设天地万物,交给人来管理。所以最后,作者说教育是一份神圣的工作:“使他们能去领略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使他们能用尽方法去图他们的神性的完全实现”。伟大的造物主,创造了如此智慧、精巧的人类,教育作为一种引领、改造人类的工作,应当是无比尊贵的一件事。作者将教育推高到一种神圣的位置。

第二章作者的论点是我们的人生终极目标在人生之外,因为:1、圣经显示,人类并非如同其他造物一样,上帝赋予人类灵魂;2、我们的本性也证明我们永不满足;3、人类的死亡并不是生存的终结;所以作者认为人生活的住所有三重:子宫、世上和天堂。人类的都在为下一个生存阶段而进步。

第三章作者提出,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人生既然知识一个过渡,那么今生只能算作一个永生的序幕。“世间的生活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情。”就像婴儿在离开母体时已经四肢生长完全无比幸福,而人生面对死亡时,灵魂纯洁清白时也会无比幸福。

第四章,“在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的观点之上,提出了“我们过渡的人生里面的附带目标”,人应该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其他一切如果上帝给了某人,那也只是人生的一种附带的装饰。”人生最主要的目标是这三点,其余全是些“岔道、障碍或装饰”。

第五章,人的这三个目标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的身上。自然是指亚当犯罪之前的人类原初状态。人类回到那个降落的起点,回到以前的状态就是智慧、善良。人类心中都有三者的种子,我们只要将心中的种子浇灌发芽,“只需把那暗藏在身体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作者用了几个比喻,土和白板的比喻强调外在的培植的重要性,蜡的比喻说明了心是如何被影响被改造的,大海的比喻惊叹于心里的广阔。如此知识源源不断地输入这座海洋。

作者论及到德行,认为那是一种和谐。虔信的种子是因为人类来源于上帝,于是人类最倾向于上帝。

第六章,人类心里都有学问、德行、虔信的种子,但如果要形成一个人,就要通过教育。“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大教学论》笔记

    带着问题去读书效果是比较好的,怀揣着几个自己怎么也捉摸不透,或是自己有个想法,想看看别人的看法,或是有几个实际问题...

  • 【读书笔记】大教学论

    师法自然 写在前头 像风一样去习教。 风爱刮到哪儿便刮到哪儿,它并不永远挑定一个规定的时候去刮。 学习也是一样,不...

  • 《大教学论》

    今日开看。

  • 《大教学论》谈教学

    捷克教育家约翰.阿莫斯.夸美纽斯的名著《大教学论》有半本书的厚度阐述了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从书本里抓几把,启发教育...

  • 【摘录】《大教学论》

    相关:《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 傅任敢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六章 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一 我们已...

  • 《大教学论》谈教学2

    作者喜欢用自然类比的方法说明教育原则,比如春天种树,比喻教育要注意时机,先准备颜料再作画,比喻教学先做好准备。而建...

  • 教育是一场相遇

    教育是一场相遇 ——读《大教学论》有感 “‘大教学论’是用来阐明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使得青年能够...

  • 读《大教学论》随记

    《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伟大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的宏篇之作,是教育学类必读之书。自《大教学论》之后,教育学作...

  •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教学论概述(一)什么是教学论

    第一章:什么是教学论 一、教学论的基本定义 教学论即研究学校教学一般问题的教育学科。 (一)教学论主要研究中小学教...

  • 听课记录

    今天听了杨教授的“大单元教学”讲座,笔记: “大单元教学”以“大任务”和“大情境”为主要标志,能够将教材的阅读、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教学论》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oq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