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钥/文
今晨,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教学楼看完乔治奥威尔的《1984》.看完这部书耗时将近大半个月,看得我心力交瘁。作为一个对各色凶杀犯罪精神分析电影感兴趣的骚年,我一向自认为心理素质较佳。但在读这部《1984》时,我还是时不时的就变得神经紧张,背后发凉,有时甚至陷入对书中所描写的场景不自觉的想象中而无法自拔,茫然若失。
《1984》:极权体制下的众生百态奥威尔在《1984》里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社会。在这个未来世界里,权力不再是手段,权力成为了最终目的。主人公所属的大洋国宣扬着“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一切原有的社会结构在这里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权的极权政治。社会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群众)三个阶层。核心党员利用对人性的绝对洞察制造出一系列扼杀人性、剥夺自由、钳制思想的制度,而外党党员则负责实施这些制度。所有怀有异心的人均会被思想警察发现,并被迅速地“人间蒸发”,他们宣称“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因而他们肆无忌惮地修改着历史,甚至创立了一套新的“语言系统”,只为了保证“老大哥”的绝对正确。面对着底层群众,他们制造出大量的文化垃圾,让群众沉迷在娱乐、色情、毒品等这些东西中,变得愈发麻木。书中的主人公作为一个觉醒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朝着这个巨大的极权体制发出了反抗,最终却被组织清洗,成为了一个所谓的“思想干净”的人,并带着这种“干净思想”悲哀地死去。
《1984》:极权体制下的众生百态在我看来,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拥有着穿越时空的力量,它能穿越历史的迷雾,也能照亮迷茫的未来,更能让我们观照我们的现在。《1984》正是这种伟大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书中敏锐地体察到一些东西,无论是关于过去,还是关于现在,亦或是关于未来。
极权体制下,个体是如此的渺小,渺小到顷刻间就能被体制抹杀。更可怕的是,极权体制经过进化,亦已不是当初那个随便进行简单肉体消灭的体制,它懂得了从人的精神入手,彻底摧毁一个人。它会先“引蛇出洞“,引出”异端者“的”异端思想“,并假意对他们表示理解,然后趁其不备,突然拿下,通过对”异端者“的一系列折磨、摧残,最终净化”异端者“的大脑。它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它利用欺骗和仇恨驱使着整个社会的运作,在必要的时候,它甚至能创造出和过往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科学系统“,告诉人们”2+2=5“.就算如此,人们依然会相信。
在《1984》刚刚诞生之际,人们一直狭隘地认为这是乔治奥威尔对“社会主义“以及苏联的讽刺。然而时过境迁,人们却惊慌地发现,奥威尔所描绘的景象并不只使存在于此。
在商业上,全世界的商家通过一系列策略最终让全世界人相信”钻石珍贵,代表真心“;在舆论上,大量资本通过各种造势最终让人们接受并认同了”消费主义“;在政治上,权力寡头通过和资本巨鳄的合作,最终完成了对民意的操控;在文化上,我们对我们的过去一无所知,我们沉溺在娱乐之中,历史的迷雾似乎越来越浓,大有永不散去之势;现实种种,常常会让我们迷惑:这到底是我们的二十一世纪,还是奥威尔的1984?
《1984》:极权体制下的众生百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