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经典古诗词散文
走近宋词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走近宋词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2-07-03 20:52 被阅读0次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宋)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喜朝天" 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

红稀:花儿稀少、凋谢。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红:指花。

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阴阴见:指树木葱郁茂密,看起来幽暗的样子。见:同“现”。

不解:不懂得。

蒙蒙:形容细雨。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

游丝:指青虫、蜘蛛吐的丝。

赏析:

上片: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词人写远望之景,小路两旁,花儿稀疏,远方的郊野,已是一片苍翠,高高的楼台上,树叶葱郁茂密,一“稀”字点明季节,已是晚春,随着作者行走路线,视线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红”与“绿”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稀”、“遍”二字暗含着春花凋零,绿叶遍生的动态过程,春即去,夏将至。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由杨花漫天飞舞,迎面乱扑。“乱扑”一词极具动感,一方面体现了杨花似乎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似乎是杨花不懂行人的伤春之情,一“乱”字反衬出作者此时心情之纷杂。

下片: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过片两句,对仗工整,“隔”字由上片室外流动的春景转入室内的宁静,“藏”字承上片“树色阴阴见”,进一步体现了树叶的苍翠、茂密。室内炉香弥漫,追逐着旋转的游丝,此处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逐”、“转”二字为炉香、游丝赋予了无限生机。作者以动衬静,进一步体现了室内的静。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作者午间小饮,酒后初醒,心中淡淡的闲愁仍在,只见夕阳斜斜地照进深深的庭院。尾句以景结情,斜阳照深院,酒醒梦中人。言尽而愁未尽。

      此词写暮春时淡淡的闲愁。美好的春天即将逝去,词人无计留春住,字里行间满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景交融,含蓄静美。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春风不解禁杨花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代 晏殊 行书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 走近宋词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宋)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

  • 每日手抄经典之宋词007

    【微公益】【931】【每日经典】【20171111宋词007】 踏莎行·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 古诗词赏析(四十二)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①,芳郊绿遍②,高台树色阴阴见③。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④...

  •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小径红稀①,芳郊绿遍②。高台树色阴阴见③。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

  • 转载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 ·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

  • 《踏莎行·小径红稀》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 ·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

  •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

  • 读《踏莎行·小径红稀》

    〖原文〗 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宋)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

  • 背诵《踏莎行》,到底行不行?

    前些天,我背诵了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宋词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uf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