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大公司体制内创新法则

大公司体制内创新法则

作者: 郭亮_fa85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19:16 被阅读0次

最近有幸参与了公司内一个极其重要的创新性项目,全体参与者都在冰与火的历练中猛烈冲刺前进。但是在这种热烈的氛围和难得的经历中,也不免思考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虽然最终目的都是一样,但是分别作为start up创业公司和大型公司,所处的环境,人员心态,所能利用的资源都有天壤之别。似乎不用面临创业公司每天都必须经历的生死考验,貌似大公司更具备良好的资源和条件,但是想要达到真正的创新成果,却必须通过脱离出体制内做事的思维和方式,放弃很多貌似便利的平台条件,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平台不意味着优势,大公司内创新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挑战,所以也要运用特别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事倍功半!

不要追求KPI数字!去寻找新的模式!

在大型互联公司创新的一个巨大好处就是拥有现成的巨量流量导入和完备技术平台,所以很多内部创新项目一开始就追求一些胡里花哨的运营指标数字,似乎一上来就必须日活百万,GMV千万,否则就是彻底失败。在这种数据化指标的指引下,很容易最初就偏向了巨大的流量导入,现金补贴,打造复杂度极高的系统,不管是运营成本和技术成本都非常高。
但是互联网创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是快速找到一个和市场匹配的产品方案。

所以如何快速低成本的构建MVP方案就是大公司创新的第一个大难题。这需要一开始就从追求光鲜的运营数据指标跳脱出来,从真正的最小落地方案开始试验,看是否有人愿意买单,愿意花时间在你的产品上。这样可以保证很短的时间和很低的成本不断的进行试错,并对方向进行不断教正。

需要进行创新的一大前提是制定适当的目标,不要好大喜功,把片面的追求数据指标当做考核,才有可能快速灵活的进行商业模式试错,当真正发现适当的模式后,再考虑构建完备的技术平台和大规模运营策略。

走出办公室!弄脏双手和袖子!

大公司的创新项目参与者主要是一些职业经理人或者在公司内部或者行业有一定资历的资深专家,所以参与者不可避免的带有自身的傲慢和偏见。当大公司创新项目的初期,很容易看到一堆人没日没夜的聚集在会议室或者白板前,充满自信高谈阔论或是运筹帷幄,勾勒出一幅幅似乎能马上改变中国互联网格局的架构图,而各个参与者也抱着打工的心态,在各个方案中仔细的考量自己的利益和得失。
但是这些每天在高档写字楼里吹空调的业界精英,却很少能,甚至完全没有过真正去体验自己产品所要面对的场景和客户,那些三四线小城镇生活的人在过怎样的生活?那些底层的业务操作人员每天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客户和情形?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工作?这些真正需要把产品价值和目标客户所要建立的连接一般都甚少被关心,以至于基于“伟大创新商业模式”构建出的阳春白雪的产品一旦面对“下里巴人”的客户时,总显得不切实际和漏洞百出。
所以,虽然已经在大公司内身处高位或者在行业已经是资深专家,当你想要去创新的时候,还是必须首先于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傲慢,把自己设身处地的当做一个用户,去扮演和体验他的经历和感情,他的思想,去实际的做他的操作,面对他的客户和场景,才有可能构建出一个能够落到地上的产品出来。

如果你真的想要在大公司内创新而不是捞取升职加薪的资本,请走出办公室!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日没夜的头脑风暴和精美PPT的准备和汇报上,去和你的客户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去弄脏双手和袖子吧!

能自己来就千万别依赖别人!

和一穷二白的创业公司相比,大公司似乎一上来就拥有很多现成的系统和资源可以利用。但是我却要说的是,如果你能自己来,就千万别一上来就依赖外部资源!

为什么不要去利用现成的系统呢?
首先如果只是你是创新项目利益相关方,那么你的目标往往不是别人的目标,别人有自己的主要业务和职责,不会有义务和责任去配合或是成全你,所以你往往会面对各种冷淡的处理和对待,在各种沟通中浪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的升级和高层的协调才能缓慢推进。
再者就算是通过公司高层协调达成一些一致,但是作为内部的现有系统,往往背负巨大的历史包袱,在你看似一些很简单的需求和改动,却往往需要进行很大的重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承担相应风险。

这就需要和第一条联系起来,不要一开始把华丽的运营指标作为目的,而是为了寻找新的模式去做实验,所以在这种目标下,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去复用公司内部各种臃肿不堪的现有系统,为了表面上的便利,去承担背后巨大的成本。
放弃你在大公司内创新一呼百应的幻想吧!虽然你行驶在广袤的大海上,但是独木舟上也就个把个人和你一起划船,所以,还是为了快速的发布和验证,别考虑什么复用性,高可用,大流量,一开始能自己来就自己来,构造出一个最简单能用的东西满足实验条件就好了,否则你会在各种内耗和等待中崩溃!

那么你就永远这么单干下去吗?错!当你的模式取得成功后,业务快速发展,周围那些巡游的鲨鱼马上就会闻到血腥聚拢上来,到时候你不会再是可怜巴巴的弱势合作方,而是把握着黄金资源的强势方,这时就完全不用再去考虑横向合作障碍了!记住!在你真正变强之前,千万不要把自己悬崖上的双手交给别人!

高层支持!高层支持!高层支持!

上面废话了一大堆,最后核心问题是,如果你没有雷军的胆识,周鸿祎的魄力,张小龙的才华,那么,放弃没有任何上层支持的创新行为吧!(事实上,如果你觉得你在没有高层支持的情况下创新成功,你为啥还在打工?)

想想你当前的创新是否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符合上层领导的意愿和发展目标?如果不是,建议你尽快放弃!在大公司内部生存,没有领导层的推动和资源调度,与其去证明一个不可能,还不如以打工者心态去精心做好手里应该做好的事情,这样对团队和个人都会是双赢。

最后,如果你也正在经历或者参与一些大公司内部的创新性项目,希望以上的简单法则会帮助你。祝愿每个事业中充满激情人都能取得成功!

相关文章

  • 大公司体制内创新法则

    最近有幸参与了公司内一个极其重要的创新性项目,全体参与者都在冰与火的历练中猛烈冲刺前进。但是在这种热烈的氛围和难得...

  • 大公司体制内创新de困境

    前Google资深工程师,IT畅销书《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历数了IT行业公司的兴衰发展史,提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

  • 离开大公司的第43天

    为什么要离开大公司为什么选择小企业如何在小企业里生存在大公司体制内未满五年时,“逃离”了大公司平台,离开时还带着不...

  • 2021-03-03

    靠自己。 不要放弃自己。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要保持学习,勤于思考,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

  • 体制内外

    我爸体制内,姐体制内,姐夫体制内,嫂子体制内,都不是什么官只是个普通的职员。 我,媳体制外:...

  • 作为公务员,这4件事可能会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同事关系,应当是对所有职场人士来讲都非常重要的关系,在体制内也不例外。一些普通人通用的人际交往法则,在体制内也是适...

  • 体制内的累,不在身体,更多的是心累,精神疲惫

    实事求是的说,体制内工作量与体制外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体制外是严格的丛林法则,优胜劣汰,危机感时刻在心头,逼得...

  • 专题二 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4)

    司法体制改革的概念与内涵:司法体制改革是在在宪法规定的司法体制的基本框架内,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司法制度实现自我创新...

  •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01 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是指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即使离开体制,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能比在体制内过得更好。 体制内...

  • 两个观点

    两个观点。第一,体制内的人,吃的是体制内的饭,不能攻击体制。我见过一些体制内的人,拿着体制内的工资,却整天满腹牢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公司体制内创新法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un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