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要打针!我不要打针!我最讨厌打针了!我不要去医院!”每次要去到医院的时候,不管是打针还是不打针,我们家大Y头都会嚎啕大哭,口里反复念着那句话。打针前会大哭不止好几分钟,尤其是靠近医生或者看到打针场面的时候。
今天过去打水痘疫苗,姑娘在早上吃饭就开始念叨不想去,后面去到社区医院的时候,也还蛮正常的。进入疫苗室前,就开始发作,流泪不止,以至于第一次测量体温的时候,温度计直直地展示到38度,医生不敢打了。我猜是因为她情绪激动,估计是导致温度变高,医生说等十分钟冷静下再量下。
于是乎,我使出浑身解数,解释说测量温度好了才能打-也可能不用打,先不用急,就痛那一下子,后面就不疼了。举例说四岁多的时候有个疫苗,她也是哭了半天,最后进去也不用打,只是吃点东西即可。所以先哭了可能不划算,哭了依旧会打,哭了也许不用打,这样太亏了吧。我挺势利的吧!
不晓得她听懂了没有,过了十分钟再次去测量的时候,温度稳定在37度,那确定是要打了。医生在整理疫苗本那一瞬间,姑娘整个身体都绷紧了,反复说不要,紧张,手舞足蹈,不要点力气是撑不住的,只能硬来了,本来说打左手的,没有拗过她,打了右手。过程其实是很快的,但丫头也哭了十来分钟,后面按住止血棉签,大概一分钟左右情绪恢复正常。于是借力说只是疼那一下子,一会儿就不疼了,希望下次她的情绪不要那么强烈。
不晓得这次抗拒是否与上次感冒发烧需要扎手指时,我在她的强制反抗下,放弃了医生的建议,那次的成功逃脱让她有前车可鉴。但她也有勇敢的时候,尤其是有幼儿园同伴的时候,一起体检,一起扎手指,有老师的勇敢说明,反倒释然些。
当然,工科生还想知其所以然,为啥打针会哭得这么厉害?当然真疼是一方面,大人有时也会小紧张一下,只是忍痛能力比较强罢了。当然医院其他小朋友也会哭,很多小孩打完针都会哭一下,这也蛮正常的,哪怕打针前没哭,没打针的孩子看到这场面,也会提前认怂了!
还有些场景,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拿打针吓唬孩子,这纯粹就是自作孽,本来小孩子对打针、吃药并没有真实的概念,自然不会觉得有多可怕。但如果娃不乖就吓唬他:再不听话带你去医院打针!说多了,打针就等于满清十大酷刑,一提打针就脑补出各种“受虐”画面。等他真需要打针的时候,不哭闹?才怪!
当然,最后还是要解决问题才行,不要吓唬孩子,不要捂住眼睛(黑更让人害怕),适当转移小孩子的注意力,跟他讲解整个过程,讲解为啥需要打针,为啥会痛,痛多久,短痛是为了减少将来长痛的概率,长痛不如短痛嘛!
持续鼓励孩子,打完后给他一个拥抱,抱着安慰他,夸他勇敢,让他感受到那一瞬间的痛是正常的!毕竟记事的孩子,不像出生的婴儿那样“任由大人摆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跟他们持续沟通,最终让“我不要打针!我最讨厌打针了!”变成“我不怕打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