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天水绵延的秦岭山脉中,有一座孤峰高耸,山形酷似堆积的麦垛。这里山峦叠翠,陡峭的岩壁上有千百个洞窟,密如峰房的龛窟间,有层层叠叠的栈道凌空相通,嫣然是一个璀璨的佛国世界,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开凿和修缮,形成了蜚声中外的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地处陇东、西接敦煌,东连云冈、龙门,南近巴蜀。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璧画馆,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麦积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不易精雕细镂,历代的工匠因地制宜,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云冈石雕宏伟粗犷;龙门石雕坚实圆润;敦煌彩塑细腻规整、色彩艳丽;麦积山泥塑秀丽生动,则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现留存的雕塑大多数为北朝时期的作品,造像连贯之美、适型塑性之魅、人情世俗之美、舒朗简约之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01352/ef2a9eeea1939a96.jpg)
站在麦积山脚下,仰望三座摩崖巨佛,他们秉持着千年如一的慈悲,虽不能解救生命中的所有苦难,却能引人洞见真实的自己、显露智慧的灵光。俯视着芸芸众生而不语,却有一种安定的吸引力。普度众生的教化即近在眼前,自叹我在佛前是何等渺小,但又神清气爽,心平如镜,让人伫立良久,虔诚的双手合十。
麦积山佛像的题材大多是佛祖、菩萨、金刚,精美绝伦的佛像形态千佛千面,有的垂目深思,似乎在闭关修行;有的面目狰狞,仿佛在斩妖除魔;有的慈眉善目的,好像在教化众生。佛像的姿态不胜枚举,或立或坐,或颔首前倾,或仰头望远。服饰更是丰富多彩,或长袖飘飘,或短衣打扮,或宽带大袍。之所以形成气象万千的造型,是因为历朝历代的审美情趣与社会风尚不同。
一尊尊佛像是一段段历史,一个个传说,一篇篇动人的故事。远离尘世,幽居一隅的佛像,虽然他们难以保持原有的风姿,但他们是历史的见证。有人说,麦积山石窟就是一座雕塑的时空记忆体,记录了佛像进入中国后被时代赋予的美感,有西秦的强悍勇猛和北魏的骨感清秀,也有北周的丰腴圆润和隋唐的丰盈夺目。在岁月的长河里,他们牢记工匠的一笑一颦,和那些留存于他们身上的点点睿智和慧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01352/1df6d85118dadd94.jpg)
站在顶端的木栈道时,乘兴放眼,众山尽收眼底。我跋山涉水,为心心念念的小沙弥而来,为了微笑而来。虽无缘亲眼目睹小沙弥的微笑,只好借以照片想象他的微笑,或许他憨厚而又略带稚气的神情,在专心致志地聆听佛祖的教海;细眯的双眼,似乎在琢磨佛祖的说教;而那深深刻印在他嘴角上会心的微笑,更像是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他的微笑蕴含人类最本源、最质朴、最纯真的情感,多情善感的我带着淡淡忧郁,希望受到小沙弥的感染,让我常带穿越千年的笑颜。
佛国净土若尘世安宁美好,宗教与烟火人间有一根纽带连接。由此,佛教不再仅是教规,而具有了触手可及的体温。到此的众生大概也在自渡中,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揣度着佛理,塑造着内心中的佛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艰难跋涉,拿意志与信仰对抗挫折,用宽慰和自嘲排解苦闷。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01352/708be2ab7aa1132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