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看小说是现在不少人放松解压的方式,看一些工具书也是许多人选择给自己充电的方式。但是书本这么多多,我们常常难以找到优质的符合自己心意的书。因此,在这一篇分析报告中,我将假设我是一个书评平台的人员,来分析豆瓣读书这个直接竞争对手。
竞品:豆瓣读书
-
增长情况
2011年时豆瓣的百度搜索指数在4.7万多,到2019年时增长到了6.7万左右。豆瓣在2005年3月上线,注册用户接近5万人,截止到2018年初,豆瓣的注册用户达到了1.6亿人,月活跃用户3亿人。豆瓣APP的下载量也从2015年的167万增长到了2019年的2520万。 -
企业规模
注册资金10300.3139 万人民币 -
融资情况
2006年 A轮 200万美元 策源创投
2009年 B轮 数千万美元 挚信资本策源创投
2011年 C轮 5000万美元 红杉资本中国挚信资本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
烧钱率
该企业年报不公布,用总的员工的薪酬来代替烧钱规模
人员规模:100-499人
月平均薪资:10750元
年烧钱规模:4991075012=6437万 -
用户评价
1.优点:豆瓣读书的页面清新,没有奇怪的的弹窗广告之类;用户在读书后心得的整理,评价和总结可以深化理解,使收获更多。最关键的是豆瓣聚集起了一批爱书的人互相交流,能开阔眼界。
2.缺点:豆瓣读书的人比起电影和音乐少很多,书评只在豆瓣读书页面的角落。豆瓣评分失真,很多小众的书因为只有一小部分人的人会去看,而觉得不好看的人都不会去标记,导致这些书评分很高,而很多名著却甚至会因为版本和翻译问题被打低分。豆瓣读书讨论的戾气很重,失去了原本温和交流的目的。 -
营销策略
1.SEM和SEO搜索时豆瓣都排在首位。
2.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和兴趣爱好给用户推荐书本
3.会推荐优质的书评在首页来吸引用户注意
4.主打社区交流,将有共同兴趣的用户聚集在一起,增加用户粘度。
5.每年都会推出年度书单,给用户阅读参考。 -
企业愿景
豆瓣原本只是一个关于书本影视剧音乐交流的社区,用户可以在其中交流书影音的信息,到现在的商业化转变,包括了图书导购、豆瓣阅读、电影购票、音乐收费、豆瓣东西、豆瓣市集、豆瓣一拍一、移动应用。随着用户不断增长,还会有更持续性的发展。
结语
-
放弃竞争
书评类的网站难以实现盈利,且前期要投入巨大资本,维护网站运营和购买一些书籍资源。回收资本的时间较长。目前豆瓣拥有的用户数量是难以抗衡的,所以前期需要募集大量资金,或者放弃竞争。 -
募集资本,持续竞争
1.产品网站页面风格要清新,标签之类要简洁易懂,让用户用的舒服。
2.产品可以像豆瓣一样主打社群交流,吸引喜欢读书分享的客户。
3.产品可以推出类似豆瓣的书单但是要优化评分系统,加上权重分析,让评分更加真实。
4.豆瓣的用户多而杂,不仅仅包括阅读的用户。产品可以专门针对读者这一部分市场,做到小而精。
5.与当当网,亚马逊合作,比如在书评里加上导购链接,实现盈利,同时在扩大读者来源。
本文系半撇私塾里程碑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