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 6.29

作者: 花间少年字安微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14:58 被阅读2次
第一首曲子,杰利弹奏的是《Big Fat Ham》,轻佻动人,而1900托腮,无奈地弹奏了一首简单的《Silent Night》。是谁赢了呢?就现场观众的反映,1900没有认真对待,是杰利赢了。但我们却不曾注意杰利弹奏时的旁白:
杰利.罗尔.莫顿不是在弹奏钢琴,他是在爱抚那些音符。琴声如同丝绸划过女人的胴体,他的手就像蝴蝶,轻盈无比。他是在新奥尔良的红灯区起家,他的弹奏技巧都是在那些妓院学会的。在楼上办事的人可不喜欢被打搅,他们想听到那种掀动帷幔、划过床底,却又不打扰激情的音乐。他的演奏就是这种风格。在那方面,他的确是最出色的。
这段话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让我想起久远的中国,礼崩乐坏之际,有一个词叫「郑卫之声」,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如宫廷里的雅乐高雅。所以把它贬斥为「淫声」,是可以「乱国、衰德」的。与这里的评价何其相似啊。
而1900的回应,清晰而简洁。《平安夜》是什么音乐呢?宗教颂歌,是高雅的,中正的,与杰利那首媚俗而轻佻的曲子相比,所说的意思很明显,欧洲式的贵族文明对美国新兴工业文明的不屑,无非是些淫词艳曲,不值得回应。你看那1900坐在钢琴前,面上是一副慵懒而毫不在意的表情,还不够说明问题么?
观众哗然了,他们不懂没关系,杰利心里是明白的,他在底蕴和格调上,被耻笑了。
到了第二首曲子,两个人都演奏了《The Crave》。
为什么1900要搞这么一出呢?他首先在听的时候就流眼泪了,觉得这是一首好曲子,难道他是太喜欢了么?不是的,这也是一种观众不懂杰利懂的方式。这首曲子其实是拥有着大量的演奏小技巧的,而1900在听了一遍之后能完整复刻出来。
这是在说,图样,你能弹的我也能弹。新文化无非是脱胎自传统,被传统包括在内。这里的态度依旧是不屑的。
第二城,又失守了,杰利彻底被激怒了,于是就有了第三场惊世的决斗。
杰利弹奏了《The Finger Breaker》,而1900则弹奏了《Enduring Movement》。速度对速度,满场皆惊。
这一场其实最好理解,也最显而易见。关门门前耍大刀,你想要比速度?既然你能弹的我能弹,我还要告诉你,我能弹的你不能弹。
这是欧洲传统文化,对工业文明的绝对自信,360°无死角全方位碾压。                                        ——知乎  夜小紫

我在写这篇之前先去看了眼知乎,我对于钢琴曲不是很懂,于是便引用了这个知乎大佬的话,很是赞同,虽然不是很懂钢琴,但是也能从杰利的眼神中看出惊讶,同时我也觉得在剧中所有观众的真正懂得爵士的人也只有杰利和1900两个人,其他人评判他们谁厉害也只是单单从表面评判,从他们的手速,因此1900最后一曲的极速引来了众人的欢呼,也让杰利心服口服,不仅从表面被击败,更是从心里让杰利对1900产生了佩服,1900也开始名声大噪,更有人想要让他出自己的唱片,能让更多的人听到他的音乐,但1900在弹奏的时候,整个人都尽显疲惫与迷茫,内心都在挣扎,我觉得他并不想用这个赚钱,只是自己的爱好,毁约也无所谓。但那是他的第一张唱片,他也有好好保存着。


在人海中一眼就看中的那个女孩,缘分就是如此奇妙,但我觉得1900半夜偷亲女孩子,确实不妥(捂脸)转念一想,有时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女孩,偷偷的喜欢,却又不敢表达,只能用这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让她知道,喜欢却不敢承认,真是一种矛盾心理。在人流中告别时,1900也丧失了他最后一次赠送唱片的机会,我想到有很多时候,当你认真的说或者做一件事时,总会有各种原因让那个你想引起注意的人对你视而不见,但当你真正放弃时,却又达到了你最初的目的,命运总是这么捉弄人,让人可怜又无助。


当1900下定决心要下船的时候,人人都期待他有好的命运,但他最后矗立在楼梯上时,带给我的是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与绝望感,就好像只有在船上才有他生活过的足迹,一旦他走下去就会生活在人群之外,他自己也在片尾说的,放弃下船是因为看不到未来。他喜欢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任何事都在掌控之中,就像他掌控钢琴一般,即便再怎么变化,也是在我掌心之中,无法逃离出去的。但我觉得这样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人生处处都是惊喜,如果什么都事先知道,那真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当然,有人喜欢安稳,有人喜欢冒险,但都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口味不同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上钢琴师 6.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bt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