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藏龙
南水丹江涌,北去润千秋。迢迢三千里路,功绩耀寰球。忆昔宏图初构,六十二年追梦,众志筑宏猷。建设者无畏,热血写风流。
越山岭,穿城邑,惠神州。十年调水,生态滋养意悠悠。先节方行调引,治污通流护水,原则刻心头。且看长河处,清韵永长留。
《水调歌头·清水北上》赏析: 这首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南水北调工程这一伟大壮举。 “南水丹江涌,北去润千秋”开篇即点明主题,展现出南水从丹江奔腾而出,向北而去滋润千秋万代的宏大景象。一个“涌”字赋予南水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滔滔江水汹涌澎湃的画面。 “迢迢三千里路,功绩耀寰球”,突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漫长距离和巨大功绩。三千里的路程,不仅是空间上的跨越,更是人类智慧与奋斗的象征。“功绩耀寰球”则将这一工程的意义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显示出其对世界水利工程建设的重大贡献。 “忆昔宏图初构,六十二年追梦,众志筑宏猷”,回顾了南水北调工程从构想、论证到建设的漫长历程。六十二年的追梦之路,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团结奋斗精神。“众志筑宏猷”表达了众人齐心协力共同铸就宏伟蓝图的豪迈气概。 “建设者无畏,热血写风流”,歌颂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者们。他们无畏艰难险阻,用热血和汗水书写了壮丽的篇章。这句话充满了对建设者们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越山岭,穿城邑,惠神州”,具体描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和影响范围。南水穿越山岭,流经城市乡村,惠及整个神州大地,为北方地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十年调水,生态滋养意悠悠”,强调了通水十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滋养作用。“意悠悠”三个字营造出一种悠然、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生态之美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先节方行调引,治污通流护水,原则刻心头”,再次强调了南水北调工程坚持的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为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且看长河处,清韵永长留”,结尾以优美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美好祝愿。长河之处,清韵长存,象征着南水北调工程将永远为北方地区带来清澈的水源和美好的未来。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壮观,又表达了对建设者们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词中运用了对仗、用典等修辞手法,使词的韵律更加和谐优美,思想内涵更加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