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经历对育儿观的影响

作者: 吴冠群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22:03 被阅读57次

    全文约 8000 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 10 分钟。

    缘起

    2016 年 11 月 28 日,美貌大王许岑推送了一篇文章,祝贺他的孩子生日快乐。许岑,可以说是颠覆了我的育儿观的第一人。准确的说是「被育儿观」。每每他在微博上发布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观点,我都深深表示赞同。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想找到原因。所以,我想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特别是被「教育」的经历,来分析这些经历对我的成长有过哪些影响,以至于后来直接关系到我自己「育儿观」的。

    伤疤已深深地刻下,无法恢复。我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经历,发现问题所在,并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践行并改进,才能避免未来我的孩子再犯我曾犯过的错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许多教育的失败导致的问题都是交织在一起,无法相互剥离。就如同本文所谈的所有问题,必然是相互纠缠,水乳交融。但我试图按照时间顺序,把在我每个年龄阶段所暴露出来的最突出的问题直接展示出来,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在下一代身上再走同样的路。

    同时也供各位参考,无论各位有没有孩子。闻妈说过,想带好孩子,先带好自己。

    0 到 4 岁,关键词:独处

    我出生在黄河边的一个小县城。

    在我刚出生三个月,父亲就去外地念书进修。这书一念就是两年多,母亲独自带我到两岁。待我 4 岁起,对自己以及周遭的变化有了较为深刻的记忆。最深刻的当属独自被锁在家中。彼时,父亲已经回归县城。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我有时会处于没人照顾的状态。于是,母亲便把我锁在家中,出去工作。在现今来看,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当时,谈不上家常便饭,也时有发生,在我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4 岁的我比较乖,不玩火,不玩刀,不玩电。一个人在家着实无聊,我就摆弄家里的医疗器械。母亲是护士出身,加上我从小经常输液,所以我会模仿护士给病人输液的样子,给我家的沙发输液。每次父母回家之后,都会面对湿漉漉的沙发和我心满意足的表情。后面除了晒沙发,其他的都不记得了。

    还有一次,我趴在门框中镶嵌的玻璃上,向外看,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边哭一边拍打玻璃,既想拍碎玻璃逃出去找妈妈,又担心玻璃会让自己受伤。最后是邻居看到我哭喊不停,想办法找到了妈妈,才解救了悲痛中的我。

    直到现在,我依旧无法适应独处。我不会利用「宝贵」的独处时间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反而选择出去「玩」,把本该独处的时间「挥霍」掉。我的内心里非常非常抗拒独处的。

    现在的我,会把我不需要工作的时间,尽量多分给孩子一些。父母的陪伴对孩子非常重要。父母的世界里有很多人和事,但是在孩子眼里,几乎只有父母。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会缺少自信,会怀疑自己,会很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且对陌生环境适应力较差。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长大后以非常规方式获取「陪伴」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其实,孩子要的就是你抱着他/她讲几个故事;孩子要的就是你陪他/她疯一会儿;孩子要的就是玩心爱的玩具时你陪在他/她身边。

    5 - 8 岁,关键词:谎言

    人的一生充斥着谎言和欺骗。

    前面提到,孩子的世界非常单纯,他们眼里几乎只有父母。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想让父母始终陪伴在身边。但现实却是残酷的。父母有工作,父母也需要旅行,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小的时候,每年寒暑假,我总会在姥姥家住一些时日。 80 年代,交通非常不便利。从我生活的县城到姥姥家需要坐公共汽车,然后再转乘绿皮火车,才能回到姥姥家所在的村里。一大清早出发,到了目的地一般也就中午了。吃过午饭之后,父母就要离开并返回了。我记忆中最清晰的第一个「谎言」便是:“妈妈不走,妈妈去门市。你下午睡起来就能看到妈妈了。”

    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大人为什么要欺骗孩子?也许是为了稳定孩子的情绪,也许是随口那么一说,还有就是特别烦小孩子哭。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已经被欺骗了。我不管你认同还是嗤之以鼻,是的,孩子就是被欺骗了。类似的谎言还很多,打针不疼,妈妈再也不喜欢你了,你要是这样我就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你再淘气我就叫警察来抓你……

    打针不疼?骗人,其实疼的要死!妈妈再也不喜欢我了?不可能,她一会儿又要抱着我亲了。你要是这样我就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我知道他是就那么一说。你再淘气我就叫警察来抓你!哼,警察怎么可能来抓我。不就是会吓唬我么,你能拿我怎么样?

    你以为孩子只会顺从?随着你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孩子的心理从没有安全感,到委屈,再到轻蔑,最后逆反。孩子对你的评分逐步下降,他们已经不相信你所说的话了。孩子心里还是爱你的,但是潜意识里会有一个力量和你对抗,只要累积的时间够长,等到时机成熟,就会爆发。

    为人父母后,带孩子去医院验血时,我会说:大夫给你扎血,会很疼,但是就疼一下,你忍一下;把孩子送回姥姥家时,会对他说:爸爸妈妈回北京工作,你在姥姥家住一段间,爸爸妈妈每隔两个星期会回来看你;在孩子犯了错的时候,我们会和他说:无论你做什么,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但是你这件事情做的不对,不应该那样做,应该这样做。

    你可以试试。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说谎?从他明白了你对他说的第一个谎言开始。你对他说谎,是为了实现你的目的。同样,他对你说谎,也是为了实现他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是公平的。

    当孩子说谎了以后该怎么办?首先要搞清楚他为什么说谎,然后告诉他说谎的后果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错,要把道理和他讲清楚,同时给予他情感的抚慰,让他明白道理的同时也知道爸爸妈妈没有嫌弃他,爸爸妈妈很爱他,希望能帮助他改正。

    教育之后,必须要做的就是自省。是不是又随便开了空头支票没有兑现?是不是孩子看到或听到了大人们社交中的「谎言」?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忽视了他们的需求?总之,我们不可能杜绝所有的「谎言」,我们只希望孩子不要用「谎言」解决问题,不要用「谎言」换取利益,不要用「谎言」伪装自己,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可信的人,做一个普通的人。

    其实,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无意识的「谎言」占很大比例,因为他们从小也是被这样教(qi)育(pian)的。

    9 - 12 岁,关键词:平等

    提到平等,我们总是想到「男女平等」,却不曾想象从小我们被灌输的思想都是「男女不平等」。任何的区别对待都是歧视,但是很多女性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更多的男性同样意识不到这一点。回到家庭中来,家庭中也存在「平等」的概念,主要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

    有不少父母口(da)口(yan)声(bu)声(can)的说,我们家很平等啊,大人吃什么,孩子吃什么;大人用什么,孩子用什么;大人看什么,孩子看什么 ... 赶紧打住!以上的不叫「平等」,叫「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平等」最直观而又最隐晦。所谓直观,是指孩子会直接感受到他在家里的地位和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所谓隐晦,是指孩子并不能准确描述他所感受到的「平等」或「不平等」的感觉或具体事例。

    「平等」存在于潜意识里。「不平等」也存在于潜意识里。

    小学五年级,我随父母工作调动,转学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某市实验小学,五(三)班。我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这位老师是学校里公认的严肃脸,非常严厉。这位老师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关于偏爱学习好的学生这一点,我到现在都不能理解到底是为什么。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班主任体罚了我。体罚在当时是很常见的,我也经常被体罚,已经习惯了。只有这一次体罚,到现在我刻骨铭心。

    起因是我们班某委员在经过我课桌的时候不小心把我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然而并没有向我道歉或者帮我捡起来。我心爱的文具盒啊,我心爱的各种笔啊,全都散落在地上。我默默地把所有的东西捡起来,心中忿忿不平,但又不敢说(我当年就是这么怂),于是我做了一个报复的决定。我拿起学习委员的文具盒,恶狠狠地「放」在了地上。对,「放」。

    不知怎么,班主任知道了这件事,叫我到他办公室。我不知道他听到的事件版本是什么,也没见他去调查研究,总之他从他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把梳子。就是那种宾馆里提供的一次性梳子。他拿着这把梳子一边质问我为什么要把学习委员的铅笔盒「扔」到地上,一边用梳子打我的手心。

    刻骨铭心。

    我没有感受到一丝丝的平等,我学习没他们好,就不是人了么?我是平时爱淘气,这一次就一定是我的错嘛?一个班只能有一个第一名吧?身为老师,除了教书,育人在哪里?没有调查研究,没有摆事实讲道理,只有单方面的责罚。本来我就胆小怕事,这次事件过后,我越发的「怕」了。早点认怂,少挨梳子。主张权利?哦,对我来说,太遥远了。这也许是我第一次朦胧地对人权有了渴望,即便我当时一定不知道人权是什么。

    这是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

    时间再往回看,小学三年级。彼时,我还在太行山下一个小县城生活。

    有一次应该是手工课,我从家里拿了一把剪刀到学校上课。这把剪刀很漂亮,非常好用。不锈钢的刀刃,暗红色的把手,在当时提到剪刀就是王麻子的时代,简直是一股清流。很不幸,这把剪刀从我上完课之后就找不到了。母亲一口咬定是我弄丢了,我死不承认。我确实没有弄丢。当时母亲一个月工资只有 200 块钱 ,我现在能理解她丢了一把特别好的剪刀的心情,但当时我感觉很委屈。为此我遭受了很严厉的批评。和前面被老师修理一样,我不是省油的灯,我早已习惯。

    后来,剪刀找到了,是母亲自己放到了别处。然而,找到了剪刀以后母亲并没有和我就上次错怪我的事情有过任何沟通。

    我不会刻意夸大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对我有影响的事情也不止这一件。但是这件事我记得非常清楚,每次郁闷或者喝多了,都会在心里复盘,或者和别人叨叨。同样,我感受到的是「不平等」。

    这样的例子能举出很多,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都很奇怪的。你听话的时候,你乖的时候,你考试考好的时候,你就是天使;你调皮的时候,你捣蛋的时候,你考砸了的时候,你猪狗不如。

    教育孩子吃饭要专心,一转眼拿起手机边吃边看微博;教育孩子要诚实,一转眼接电话就说对不起我在出差......太多了。大部分父母根本就没有把孩子摆在一个和自己对等的位置上,永远居高临下,永远颐指气使,永远双重标准。你怎么敢指望你的孩子出人头地?你怎么敢指望他青出于蓝?你怎么敢指望他指点江山?你给他机会了吗?你的孩子永远认为自己低人一头,他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神经极度脆弱和敏感。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他会认为只要有了矛盾和冲突,错永远在自己。这就是「失去自我」,这就是「极度自卑」,这种感觉「不可描述」,我也不想描述。

    无限伤感。

    13 - 18 岁,关键词:消费观

    提到消费观,不得不提美貌大王许岑。在我的某个小圈子里,「贵就是好」深入人心。我也是经过不断的买买买,扔扔扔,跪跪跪,才悟得真传。但是,走到这一步并不是一帆风顺。多少深坑,我一跃而入;多少鞭子,我咬牙承受;多少煎熬,我寝食难安。

    第一次在「钱」上栽跟头,是我 4 岁。据说,我在一个亲戚的婚礼上,偷拿了我爷爷兜里的 50 块钱。 80 年代的 50 块钱,你们感受一下。当然, 4 岁的我,不可能去消费。但是,我当时应该就知道,钱,是个好东西。

    接下来的经历非常俗套,就是屡教不改。陷入了 “偷拿钱物——独自享乐——受到惩戒——痛哭悔过——继续犯错” 的死循环。一直到 16 岁。我不愿意去回忆每一个细节,尽管它们历历在目。窗台,板凳,火柱,拖鞋,耳光。

    长辈劈头盖脸的打骂和苦口婆心的劝导都没有阻挡我在斜路上越走越远。此斜非彼邪。他们说的我都明白,我都懂,可是我就是控几不住我记几。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的家庭条件也不赖,按理说什么都不缺,别人有的我都有,我为什么还要去犯错误呢?

    怎么样?上面这句话是否似曾相识?别人有的我都有,但是我有的都是我需要的吗?我想要的我有吗?

    有一句话说的貌似有点道理: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说明他越是缺什么。这句话看起来有点酸,但是有时也挺准的。放到我这里,我越是买什么,说明我越是缺什么。看似这句话是一句废话,但是不要忘了,有一个大前提:「别人有的我都有」。这是他们认为的。我买的,都是我认为我没有的。

    我买增高药片,因为我自卑,并且从来没有得到正面的鼓励和支持;我去玩电玩,因为我从来没有畅快淋漓的享受游戏时光;我去买文具,买瑞士军刀,买各种「没用」新奇小玩意儿,因为我好奇,但是我没有探索世界的机会;我会囤积同质的东西,收藏从低到高各种型号的电子产品,因为我害怕错过一切让我感觉美好的东西。

    有人说,你的要求太高了,你父母不是印钞机。对,你说的对,你们说的都对。但是,每一笔消费,意味着一个欲望的满足,同时又种下了更多的草。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买,只是一个行为,是某种心理的外在表象。没有人知道我需要什么,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现在我知道了,但是已经知道的太晚了。

    许岑在谈到怎么教孩子分享时说过「…每次吃蓝莓也好,草莓也好,樱桃也好,总是给妈妈吃一颗,给我吃一颗,自己吃一颗,再给妈妈吃一颗 … 他为什么这么做,不是我们教的,他手里,有特么一大碗。」看到没,你给孩子的足够多,他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他就会主动分享。

    消费,也是一样。如果孩子的需求都能被满足,他是不会去乱买东西。请注意,需求,不单单指物质需求。尽我所能,给孩子最好的,并且足够。他的欲求得到了满足,他的注意力便会转到别处,转到其它他认为有意思的东西,或者转到父母想让他干的事情上去。

    相信大家都有过肚子非常饿的时候吃饭点菜的经历。饿得眼冒金星的时候是最没有理智的时候,这个也想点,那个也想吃。就差和服务员说:“来,给我炒一本菜谱。” 当你吃饱的时候,哪怕再来鱼翅龙虾海参鲍鱼,也觉得一般了,甚至有点反胃。边际效应。

    如果我的孩子,未来在钱上栽跟头,应该怎么正确的引导他?我想我会像下面这样做吧。

    1. 冷静地与孩子平等沟通,搞清楚他的真实需求。

    孩子的世界观和消费观没有完整建立之前,对事物、行为缺乏判断力和分辨力。如果不弄清楚他真实的需求,他可能就会用一种错误的方法去满足自己也许正确的需要。所以,一定要静下心来,和孩子沟通。避免暴力,恐吓,贬低,讽刺等传统手段,让他知道自己的需求没有错,只是采用的方法错了。另外,你给他的,并不是他想要的,只是你一厢情愿而已。但这个一厢情愿,会变成日后你横加指责的「资本」。

    2. 避免简单说教,努力言传结合身教,身体力行。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做怎么对得起我们对你的良苦用心!我们的钱不是风刮来的,你们不能这么挥霍!你这样贪得无厌,以后你会吃大亏的! … 这些话,孩子心里都明白,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反映的是他的心理问题。所以应该言传加身教。通过亲身实践,让他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消费,什么是合理的消费。并让他亲自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

    3.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这一点最重要。前两条说破了天,做不到这一点,一切都白搭。就如同刚才举的例子,讲半天道理,最后没吃一口饭,要么饿死要么就去邻桌上抢点吃的。很多父母对「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的理解都很片面,且不说这句话本来就有问题。穷养不是别的孩子吃肉,你给孩子吃素;穷养不是别的孩子都用书包,你给孩子用无纺布袋;穷养不是能坐公交绝不打车,能走路绝不坐公交。避免浪费的最好方式是不去消费。避免孩子犯错的最好方式是不要孩子。

    无论孩子犯什么错误,也不管你采用何种教育方式,请记住,不要仅仅停留在告诉他怎样做是错的,还要告诉他怎样做是对的,如何去做。即使你不教他,孩子终有一天会明白的,也许这个时间很长,也许物质代价巨大,但这终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局。我们可以分娩出巨大儿,但我们不愿看到我们的孩子成长为巨婴。

    19 - 29 岁,关键词:独立

    孩子独立,是很多中国父母心里难以平复的痛,尤其是我们80后的父母。

    我们的父辈经历了(也许是)坏时代的洗礼之后,不愿我们再吃同样的苦、留同样的泪,于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对我们倍加呵护。再加上80年代初伊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每家只有一个宝贝孩子,致使父母本来就泛滥的爱无处释放,加倍地给予我们。然而,有的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此处无成长经历可以回顾,非常抱歉。

    总能听到人们说,现在的孩子成长太慢,独立太晚,宁愿啃老,也不愿意艰苦奋斗云云。以下是父母们经常说的话,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我们当年什么都没有,只能自己一步一步的去走,看看你,就不能学学?”

    “我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部长了,领导着几十号人,瞧瞧你现在,一点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

    “真不知道你们年轻人都怎么想的,整天就是想怎么能享受生活,一点都不能吃苦!”

    我不否认,我们的父辈的水平,的确比我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由于所处时代不同,他们曾经被抛弃、被放弃、被欺骗、被埋没、被误解,被背叛……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我们父辈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刚正不阿等等的优秀品质,让他们在社会飞速发展时贡献了不可代替、难以磨灭的力量。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些经历,让他们内心的某一处,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这一处,就是我们,他们最爱的孩子。

    他们以爱之名,筑起了一道高墙,甚至是一所监狱,将我们与真实的世界,与他们未来所期望的那个我们,永远隔离。

    一般来说,我们接受的爱,会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 包办

    沿袭至今的旧社会的做法之一,就是包办。婴幼儿时期,除了吃喝睡什么都不用管,父母包办;学生时代,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管,父母包办;工作以后,除了工作都不要管,父母包办。父母们想让孩子「轻松」并且「自在」地生活,但后果可想而知。

    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无法抵抗风雨,动物园里圈养的动物不擅长捕食(对,我仅仅在举例子),人,作为一个社会动物儿,是需要亲自参与所有社会活动,才能够学会生存之道。当父母老去的那一天,看到孩子依旧羽翼未丰但又无能为力,我想,这应该是最大的不幸吧。

    2. 控制

    控制,比上文的包办,稍微程度轻一些,也是常见于各个家庭。不同于包办,孩子似乎还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但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思来。对,还有一句名言,「都是为你好」。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父母怕我们长歪,怕我们学坏,不断地修正着我们的方向。随之而来的,规矩越来越多。走路应该这样走,吃饭应该那样吃,这种人不要接近,那种人要好好相处。我们了解得永远是结果,而不是选择的过程。因为没有亲自参与,或者被划在一个框之内,我们看到的都是选择之后的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美好」但远离真实。

    3. 干涉

    干涉,也是父母们经常使用的方式。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不是反对父母的任何建议,而是希望父母能尊重我们自己的选择,并接受我们选择之后的要承担的后果。剥夺我们体验痛苦的权利,对于人生来说也是不完整的。

    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父母奋斗的精神和抗压能力远比套用他们某些已经过时的经验更为靠谱。世界在发展、变化甚至进化,将不符合潮流的人和事淘汰。传统的未必都是精华,需要我们分辨和选择。选择,意味着要承担后果,无论结局是喜是悲,毕竟,以后的路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解决办法

    1. 放手

    2. 彻底放手

    3. 尽早彻底放手

    原本,我是想把上面这三点展开的。仔细想了很长时间,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们不可能去改变历史,去改变我们的长辈,去改变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我只希望,后来者,即新的父母们,能够将上述包办、控制和干涉完全抛弃,交由孩子自己选择。在他可塑性强的时候去适当的力量就可以塑造他,而不是在他长成之后用强大的外力去刀砍斧凿。

    中国式父母,是一个很奇特的群体。他们总是自相矛盾的。孩子上学期间,甚至上大学,绝对不允许谈恋爱,理由是影响学习;孩子大学研究生一毕业立马要求对象从天而降,还得是美娇娘和金龟婿。 小时候放假,家长总是怪我们在外面玩不回家;长大了放假,家长又怪我们整天窝在家里不出去社交。我们小时候他们生怕我们受伤害,替我们做了一切;长大后又担心我们无法尽早独立还依靠着他们。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的世界;对于我们,世界却不只是他们认为的那个世界。

    我想对我的孩子说:你不去发现世界,世界就会抛弃你。

    无论如何,请记住,没有父母,哪有我们。

    全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成长经历对育儿观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ea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