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乐乐今年四岁了。这天,幼儿园老师向乐乐妈妈反映了这样的一个情况:中午吃完饭,老师分西瓜的时候,要求孩子们按照顺序来拿,可是,淘气的乐乐一把抓住西瓜就往嘴里送。眼疾手快的老师及时制止了乐乐,并再次强调要按照顺序来拿,可是没想到乐乐又开始抢西瓜……妈妈听完后,仔细分析了一会儿,发现了几个问题:首先,孩子没有分享的概念,认为西瓜就是自己的,所以就去抢;其次,孩子没有听从老师的要求,因为没有“顺序”的概念;最后,联想的孩子平时的表现,的确是一见到好吃的就去拿,而家长没有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教育。所以,以后就多加注意,加强教育吧!
妈妈将这个情况说给家里其他人听,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及时教育,不要求乐乐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但至少要守秩序讲顺序。于是,教育引导版出现在乐乐的生活中:如果看到想吃的东西要先让其他人先吃,然后自己再吃……在这样反复的说教训练下,乐乐的表现渐入佳境,开始学会分享和按照顺序拿东西。
可是,老师还是反映乐乐在幼儿园时喜欢抢东西。乐乐的家长都惊讶不已,在家明明好好的,到了幼儿园怎么故态重生了呢?难道是因为环境不同,孩子在家明白的道理到了幼儿园就不管用了?于是,教育加强版又出现在乐乐的生活中。乐乐在去幼儿园之前,总是被耳提面命的交代一番。但是一段时间后,情况还是没有得到改善。
乐乐妈妈把情况给朋友们说了一遍,大家的反映竟然大相径庭:有的认为,不就是在幼儿园抢东西吗,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不用管,孩子大了慢慢就会明白事理了,也有的认为这样是在小题大做,应该遵从孩子孩子的本性,让他“自然生长”,还有的认为这样的行为应该管,但是不应该这样大张旗鼓的反复说教,适可为止就行了……乐乐妈妈本来就无计可施,听了朋友们的“建议”之后反而更加迷茫了。
我们总是在“山穷水尽”之后,意外的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的转机是从一次朗读开始的。每天乐乐妈妈都要给孩子念书听,乐乐也特别喜欢听,经常要求妈妈将书中内容一字不漏的读出来。这天,妈妈给乐乐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你一颗,我一颗》。
阿阿熊、扑扑象和毛毛猴三人一起吃糖果,由毛毛猴来分。毛毛猴是这分的:“你一颗,我一颗”,给阿阿熊一颗,给自己一颗,“你一颗,我一颗”给扑扑象一颗,给自己一颗……这样分来分去,毛毛猴跟前的糖果好像越来越多,阿阿熊和扑扑象觉得很不对劲儿,但是又说不来什么。第二天,他们三个小伙伴又一起去播种,毛毛猴站在中间,还是这样“你一颗,我一颗,你一颗,我一颗”的播种,最后他手里的种子最先用完了。他很奇怪,怎么会这样?
乐乐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由于年龄小,他对平均分的概念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对故事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你一颗,我一颗”这句话很感兴趣,嘴里一直念叨着“你一颗,我一颗”,妈妈这时适时告诉乐乐,我们以后也经常来玩“你一颗,我一颗”的游戏吧?但是要先给其他人分完,你再拿。乐乐很高兴,于是吃饭的时候“你吃一口,他吃一口,我吃一口”,拿东西时“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在这样的游戏中,乐乐乐此不疲,觉得很有意思。渐渐地,他在幼儿园也能像在家一样按照顺序拿东西,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了。
二
看到这个案例,我们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孩子占有欲强,喜欢抢东西,家长要不要管?二是家长如果要管,应该怎样管?
首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孩子在18月~3岁之间正是确立自我意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孩子眼中,周遭的一切都应该是属于他的。他们通过对物品占有权的专属,不断地宣示“我的,我的”来建立起强烈的自我意识。当其他的小孩触动了属于他的玩具,他一定要将专属于自己的东西争回来,而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巩固自我认同感并增强安全感。明智的父母不会要求这个时期的小孩去分享,因为在这个年纪的小孩,建立明确的自我意识是首要之务,其余的一切他毫不在乎。
如果家长一定要这使孩子做到分享,那么他们在表面上可能会不得已接受这一做法,但在心理上,由于自我意识的不完全,成人之后为了填补这一漏洞,反而更容易变成以自我中心、占有欲强的人。相反,如果家长能尊重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规律,接受并善加诱导,孩子3岁以后,会渐渐学会分享的。
在上面的案例中,乐乐已经四岁了,看到老师拿的西瓜就去抢,这个时候家长的确要管一管。因为,这就不是自我意识建立的问题了,而是占有欲过强的问题。
那么,怎样善加诱导呢?
我们都知道,任何良好习惯的培养都是在生活中持续多次的引导生成的。只有坚持不懈的量变,才能获得成功的质变。可是,坚持一味的反复说教就行了吗?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超限效应”就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找到像牧师这样的家长,为了孩子能达到自己的期望,经常耳提面命的进行教育,可是孩子反而不听。家长这时就会很无奈:自己这样苦口婆心的费劲儿教育,他怎样这么不听话呢?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难呢?
孩子当然也很烦,一直这样唠叨,婆婆妈妈的有什么意思!
家长的教育看似很用心,实则很“苦力”,并且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话意境很美,但是好像只是停留在形而上学的理论上,和实际的教育现状有很大的距离。
其实,雅斯贝尔斯是在反对采用强迫的方法进行教育。他强调说,“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他指出:“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教育的所有导向都是指向教育对象的内心。我们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理,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入心,只是单纯的入耳,那么教育的结果注定就是失败的。所有成功的的教育只是做到了一点,那就是影响孩子的内心。
那么,怎样避免反复说教,但影响孩子的内心呢?
我认为就是阅读。
书籍就是那棵树、那朵云、那个灵魂。阅读就是那个“润物细无声”的手,温柔的摸着读者的头,引领我们来到理想的栖息地。孩子在阅读中畅快遨游,这般浸润在书海中,无形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有段话道出了阅读的奥秘: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人们会自愿地反复去做。反之,对于自己讨厌的食物、音乐及亲戚,我们则避之唯恐不及。我们接近带来快乐的事,回避带来痛苦或不愉快的事。
愉快就像胶水一样,能粘住我们的注意力,但只朝喜欢的方向吸引。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就会发送一个“愉悦”信息到孩子的脑中,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因为朗读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
回到开头的那个案例,为什么乐乐的家长费了好大力也没有帮孩子抢东西的毛病改掉?因为单纯的反复说教只是一时、一地、一方的一厢情愿,没有撼动孩子的心灵。根据超限效应,外部的刺激过多过强,反而激起相反的效果。为什么简单的阅读就做到了呢?因为孩子在阅读中没有感到自己的是在受教育,只是在用愉悦的心情,用旁观者的心态来倾听故事。这样潜移默化的无痕教育反而更能走进他们的内心。
如果你还在为教育孩子而苦恼,那么就把问题交给阅读,交给时间吧!与其反复说教,不如朗读给孩子听,相信阅读自有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