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前不久,脉脉上有一个看上去令人惊讶的故事。
当事人是一名腾讯公司的程序员,据说在工作中不争不抢不站队,也没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常被领导说假清高,他觉得很多人处处都在针对他,一怒之下离职了。
没有想到的是,离职后迟迟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外卖小哥聊了起来,觉得送外卖挺有意思,于是决定体验一下。
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送外卖收入还不错,干了一个多月赚了2w多。
可能有人会说:“不会吧!换个普通人难找工作送个外卖也就算了,怎么连腾讯程序员也抢起外卖的饭碗了?”
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不信你可以在网上随便搜索下不难发现,不少互联网从业者在裸辞、被裁之后,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纷纷干起了送外卖、开滴滴、便利店理货员这样的工作。
最让人感慨的,要数虎扑上一位35岁职场人的经历了:
虎扑某某总的订单
一年之前,他还是月薪2万的某某总,拿过大大小小的荣誉及奖项无数,后来老东家倒闭了,他失业了。
他每天疯狂投简历,更是找遍了所有关系,最终无路可走,送起了外卖。
他反思道:“35岁的老男人,没啥特别技能,在职场上,绝对是‘狗不理’类别,不可回收的垃圾......”
一、
你想要一份怎样的工作?
不论是我们的职业咨询,还是线下职业成长训练营,面对这样的问题,伙伴们纷纷脑洞大开,说出了普天下绝大多数打工族共同的心声,那就是——
薪资能够符合自己期待的,多的不说,一线城市怎么也要3w左右的月薪吧;
工作上自己能够有独立见解的,不说别的,自己在这份工作中绝对不是一味的“听话干活”,而是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并且深得领导器重;
制度上最好人性化一些的,要有自己的生活,能够准点上下班,双休的;
工作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能够让自己进步的,能够让自己成长的;
所属行业最好不要有太大波动的,希望自己的工作局面能够稳中有进的......
从我们这边的统计数据来看,毫无例外地,在人们选择职业的时候,会把成就感、薪资收入、安全感、独立性、舒适度等等全部罗列其中。
但问题是,现实中这样的好工作到底在哪里?
如果你有过职场工作经历,或者多留意外部招聘信息,想必你不难发现:
薪资收入符合你期待的(例如IT、销售类),要么门槛太高你进不去,要么压力太大你受不了;
工作局面相对稳定没有太大风险的(例如公务员),需要通过严苛的考试面试你未必进得去,即便进去了,你也很快被其中的琐碎繁重压得喘不过气,分分钟怀疑生命的意义;
想要固定休息时间有自己业余生活的,要么就是你学历太低够不上(例如大学老师)、要么就是薪资太少你不愿意做(例如行政、会计类);
你觉得事务型的工作让自己没有成就感,于是你想当然认为和人打交道一定能有成就感,结果等你做了你会发现,人心的变化莫测让你疲惫不堪,不禁悔不当初,觉得还是重回老本行吧;
你希望在工作中能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问题是你连自己现在的工作和行业都说不清楚,你在现有的工作中都一团浆糊,凭什么就能在其他工作中独当一面呢?
......
不知你发现没有?太多人对于工作的期待都过于理想化!
假如你的期待本身就不合理的话,又如何指望在现实中找到靠谱的工作呢?
因此,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完美的工作,重要的是根据你的能力,你是否能够够的上你想要的工作?
二、
在职场中,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主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一是知识;
指的是你懂得的东西,例如,学历、证书、专业培训等等,都是知识维度的体现。
二是技能;
指的是你能操作与完成的东西,例如,你过往的职业经历、你能够胜任与完成的任务,等等;
在技能层面,还可以细分两大类,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
专业技能是具有专业性的能力,例如IT里的编程、开发、设计能力,等等;
通用能力是指从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例如职场人际沟通、协调、写作等能力。
三是才干;
这里指的是你的个性、品质及内在特质;
比如,创意类工作注重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很多人并不具备这样的才干。
如此一来,恐怕你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35岁以上互联网从业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了。
首先,从知识维度分析;
互联网从业者一般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这个专业更新及迭代速度极快,也就意味着,你需要不断更新你的知识结构,才可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
其次,从技能维度分析;
很多大公司的IT项目本身就不太具备通用性,即,中小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和实力做这样的项目,而每个人的分工非常明细,你只负责这个项目里的一个具体环节,无法具备整体项目运作经验,这才是专业技能上的硬伤;
与此同时,很多IT从业者性格内向,不擅长表达和沟通,领导力和管理能力了普遍匮乏,对外界信息不够敏感,颇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味,于是,他们在职场人际关系及监控推进方面倍感受挫,在这方面的意识及行动不足,所以多年来他们的通用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最后,从才干维度分析;
如果一名IT从业者之前有过项目经验,专业能力扎实,个性积极开朗,愿意主动沟通,能够迅速捕捉客户需求,同时还能带领团队达成目标——具备这些才干的人,才是市场上抢手的人才。
而很多人呢?
在职场中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工作多年一直是被动听命的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性价比自然大打折扣。
三、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里不少35岁以上的从业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部分或全部问题:
知识结构更新缓慢,学习能力下降,对新事物接受程度大大降低;
身体每况愈下,还要兼顾家庭,无法全心投入工作;
专业能力没有显著突破,通用能力没有足够重视......
要知道,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是面向市场的,都必然存在风险。
作为行业里的一员,每个人务必要有足够的意识,职场中,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说法,不要以为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就是“终点”了,更不要认为做到了管理者后半生就可以“衣食无忧”了,要知道,职场没有终点,即便做上了管理岗,也不要荒废了专业;即便做到了技术尖兵,也不要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那么,对于35以上在原行业里混不下去的职场人来说,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1、明确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每个人不妨设想下,如果你今天失业了,你的生活水平大约处在哪个阶段?
如果你家里有矿,或者你在前十来年的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比如你名下已经有了几套房且没有贷款压力),这个时候,你差不多达到了小康及以上的生活阶段。
即便你暂时失业了,大可不必惊慌,你完全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出去旅旅游,做些自己这些年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未来你大可以从爱好入手,就此结束自己的打工生涯,做点自己的事情,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如果你评估之后,发现目前还处在温饱及以下阶段,那啥,就不要做梦了,先找份事情养活自己再说。
2、从能力出发,寻求能做的工作;
如果——
你在才干方面明显匮乏,例如,个性局限大、心性不定、抗压力弱、容易受外界干扰、不具备坚毅的品质;
技能方面多是停留在初始阶段,例如,只知道听命干活,只会做简单的任务处理,高阶职场能力匮乏;
知识方面依然在吃老本行,和毕业那会儿没有区别,没有更新迭代......
——这个时候,你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到底要不要辞去现在的工作?
我一直提倡,每个人都要立足现实,要在看似扑朔迷离的选择中,去选择那个对你而言最实在、最有可能做成的选项。
3、终身学习,不要偷懒;
有句话说得好,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大的经济趋势和行业走向,另一方面,我们更要一门深入,尽可能的深入钻研,随着你的经验和资历的累积,在业内渐渐有了声望,你才可能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回到本文最开始那个程序员的帖子中。
从帖子的信息分析,当事人还处在生存阶段,对他而言,最迫切的就是生计问题,同时他在职场中的能力较弱(例如职场人际关系),于是他选择不去面对繁杂的人际关系,干起了外卖工作。
毕竟,职场半坡,大不了就是一场全新的开始。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