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写日记1145天,要说对我有什么帮助吗?提高写作力,洞察力,自愈能力,记录生活点滴?
这些都有当然,这仅限于曾经,以前写日记是一种享受,是发泄情绪的突破头,近来,越来越觉得写日记是为了交差。
甚至还萌发出抵触,拖延的心理。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后面还学会偷奸耍滑,比如今天太累了不想给,于是随便输出一两个字或者句号,明天好好写的念头,来进行自我安慰,结果到第二天还是循环下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所以,有时候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写,后来堆积的越来越多,最严重的是一个星期都没有写,于是赶紧翻一下照片,看看那天做了什么,补上去,可是这样效果明显很差,就像履行公务似的,草草了事。
于是,我打算改变方法,把写日记改成写反思日记,就是把每日当中最触动的点写出来,不管是出乎意料的惊喜,还是上一堂课的感悟,又或是令人感到困惑的瞬间,只要让你有所思,那就有所写。
至于怎么写呢?今天也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分三部曲:描述经过(以便回忆当时的场景)——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一个认知或者行动)。
以我自己举列子:
今天中午不想在家继续躺在床上刷剧,睡觉了,于是拿起电脑和书就去了附近的咖啡店。
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靠窗而坐,点上一杯花茶和小吃,用电脑写了一篇5000字的短篇故事,以及两篇文章,然后就看看书籍,乏了,就看看窗外的车辆和景色,好生惬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96958/26e9bf0151ad8137.jpg)
在咖啡店里我就可以静下心来写点东西,看书,可是在家里,除了躺平就是刷剧,完全一副废材的模样,为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是环境,最重要是在自控力不强的情况下,尽力别让自己一个人呆着,越呆越懒,所以哪怕今天没有赚钱,我也要花钱去咖啡店。
平均消费30/人,有人问了,30元都可以够一天的生活费了,在家也可以写东西看书呀,去咖啡店太破费了吧。
我却不以为然,在家里,短期看节省了了30/天,长远来看是增加我堕落的劣根,我太了解自己了。
在家完全任由懒惰和放纵做事,而恰恰懒惰和放纵会逐渐消磨掉一个人的斗志、吞噬尽一个人的梦想,把我困在安逸享受的舒适区里,使之荒废、堕落,最终无法自拔。
即便我会有悔悟、思考,也会因为缺乏执行力而成为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即。
唯有执行力能让我们慢慢变好、拥有更多选择权,能让我们牢牢掌控住自己的命运,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所以,尽量别人一个人带着,哪怕去咖啡店,书店,去公园亲自大自然,也好比在家颓废要好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