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影响力》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

作者: 红雪飞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21:41 被阅读0次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行为,不会有什么“影响力”会影响到。

但“影响力”就好似蝙蝠发出的声波,发出去的会被弹回来,在感知一切的同时,让我们很容易被周围的一切所感染,受到的影响似乎如传染病一般,症状都是一样的,反应也基本相同。

就如动物会因为看到某种颜色的羽毛变得有攻击性,或者听到某种声音对天敌也呵护有加,罗伯特在书中比喻这种行为,就像录音机一样,按下一个键,就自动播放。

“影响力”就是动物的这种机械行为,人类也同样具有。这是动物的本能,按照相同的顺序、时间,做着同样的行为。

英国著名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就认为这是现代生活不可避免的一个特点,他断言:“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一个多次降价的产品,不会引起人们任何的注意,而价格上涨十倍后,却被一抢而空。不只是“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理念让我们认为贵的就是好的,还有身边的人行为也让我们蠢蠢欲动的购物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的会被这种“影响力”驱使,做一些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事情,也是人类在利用影响力达到一些目的。

《影响力》这本书,就是在解释和解答,我们收到的种种影响,并在得知这些影响的产生后,我们也能做出理智的判断。

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他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的主席,并获得消费心理协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的研究发表在许多杂志上,包括《社会心理学手册》、《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等。

这位在心理学方面有着卓越成就的学者,洞悉人性,在心理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著作《影响力》已被翻译成26种语言,在全球售出了200万册,并被《财富》杂志评选的75本必读的最睿智的图书之一。

影响力,在我们手中只是简单的心理学问题,在某些人手中却变成有力武器。他们游刃有余的使用着这个武器,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看下在哪些地方能看到影响力的影子。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拒绝超市导购人员塞在我们手里的试用品,而买下一个不需要的商品。

罗伯特说“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这是互惠原理的作用。

有时侯在街上会遇到一些僧人赠送礼物,这就跟克利须那募捐协会的行为如出一辙,送出一些小礼物,然后再举起索要的手来。

我们遇到这样的人只能躲得远远的。

可还有很多销售模式,我们是无法躲避的,甚至心甘情愿地进入销售员设定好的圈圈里。

参加某产品的征文比赛,要写下这个产品的优点,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承认产品的好处,并自己都相信了。

为了参加抽奖而不得不多花钱买够金额,参加一个什么也得不到的抽奖活动。这就是“承诺和一致”模式。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杨幂同款卫衣、关晓彤同款鞋子,这不是因为你适合,而是我喜欢这个明星,这是“影响力”的“喜好”模式在制约着我们的购买方向。

儿子班里的同学,为了竞选班长,送出小礼物。大选之前,竞选人避免出现丑闻,做出良好形象,这也是“影响力”的“喜好”作用的运用。

还有在商场大减价的时候,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将商品抢购一空,只因为这个商场的优惠时间有限,在有限时间才有更多的优惠。

越是时间有限,越觉得珍贵,越有购买冲动,从而触动我们的"稀缺"心理。

教育也同样适用于“稀缺”原理,前后不一的父母,更容易教育出叛逆的孩子。

当然,"影响力"也能解释一些无法理解的现象。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灾难和自杀这两个牛马不相及的事件会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丧亲说”。

每个灾难报道后,会引发自杀热潮。其实我也是不能理解这种现象,我觉得这种效应源自于小说,是影响力的作用,作用于人的心理,是人们产生认同感,并去模仿。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位社会学家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他叫大卫·菲利普斯(David Phillips),他认为罪魁祸首是所谓的“维特效应”。

这就是“影响力”中的;“社会认同原理”。

“社会认同原理”有时会被一些邪恶的人运用,做可怕的事。比如圭亚那琼斯城910名教徒的集体自杀事件。

“社会认同原理”可以让最强领导者安排群体内部条件,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而顺从和模仿也会使人瞬间是去判断力。

“权威”也是一种顺从。

无政府状态对文化群体是没什么好处的,社会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就言之凿凿地说:“它必然会让生活变得‘孤独、贫乏、污秽、粗野和短暂’。”因此,打从出生之日起,社会就教导我们:顺从权威是正确的,违抗权威是不对的。

“权威”虽然是秩序,使社会井然有序,但要分清是否对错,即使在制服下,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命令。

“影响力”是心理与本能的大作战,要了解它,认清它,脱离动物的本能依赖,才能战胜它。

善用“影响力”,将它用在造福人类的事业中,这才是作者想要看到的吧。

相关文章

  • 没有影响力,就没有追随力

    《影响力》—读后感 在还没接触《影响力》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影响力的理解是:用自己的优势去影响他人,进而改变他人。 ...

  • 顺势而为影响消费者

    《影响力》读后感 雅牛~宜昌 《影响力》这本书我是这样理解的:如何影响你希望影响的对方,使...

  • 2019年6月总结

    书: 《向前一步》完成并读后感 《影响力》完成 《谈判思考的技术》完成并读后感 影剧: 《最好的我们》2星,乏善可...

  • 影响力无处不在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 那么请点个赞吧,可以吗,谢谢 《先发影响力》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 6-12读后感~影响力无处...

  • 影响力的武器

    影响力的武器读后感 第一次读影响力这部书,虽然刚开始是第一章,但是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开篇用一个故事,吸引读者的...

  • 3月9号~3月31日的感恩日记

    2020/3/91、早起又写了一篇童话,三只小猪开店记,其实是《先发影响力》的读后感,把所有影响力要素融合在故事里...

  • 024《先发影响力》读后感(下)

    标题: 《先发影响力》读后感(下) 字数: 749 正文: 001 条件反射 说到条件反射,很多人会想起那个著名的...

  • 023《先发影响力》读后感(上)

    标题: 《先发影响力》读后感(上) 字数: 745 正文: 001 单任务执行 对于我们来说,注意力是需要可以被集...

  • 怎样才能不被忽悠

    <<影响力>>读后感 读<<穷查理宝典>>时看到查理.芒格推荐本书,就立即去拜读(因为查理读后立马给自己孩子一人寄...

  • 《影响力》读后感

    在还没接触《影响力》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影响力的理解是:用自己的优势去影响他人,进而改变他人;然而,《影响力》告诉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nv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