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第三段: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该段大意是:谁能够像混浊的大水那样去包容万物呢?世人总是想让混浊的水安静下来变得清澈,但是这样的安静清定状态又能维持多久呢?很快世人就按奈不住要搅动这种清净,逐渐产生各种追逐名利的活动。
这里其实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追逐名利,是非不分;第二重,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批判谬误;第三重,以宽大胸怀包容一切,包容的目的是为了感化。三重境界,实际上对应了世俗人、儒家和道家,做到的难度也逐步提升。
三重境界,我们很难达到最高境界,却有很好的启示意义。事实上,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依然处在为名为利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时代,但最起码,不能是非不分,以致于突破个人的底线;在过好个人生活的基础上,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本就是一种快乐;与人相处,宽容以待,这难道不是很好的品质吗?我们做不到最高境界,但可以结合,慢慢锻炼,时时反思,总会有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