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总结成长营感触最深的词,我说的是“看见”。
学习了改变的内在逻辑,我们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首先我们为什么要改变,是因为当目标和现状之间存在差距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做出改变。但是改变如何发生的呢?很浅显的来说,我们需要思考和判断,然后做出行为、语言,这样就发生了改变,那思考和判断又是如何来的呢?
但是其实我们的思考和判断是来源于某种模式,这种模式是过往经历的总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样30度的水,如果两个人,一个人在50度的水里先摸了一下,再去体验30度的水,另一个人现在10度的水里面摸了一下,再去体验30度的水,对于水温两人会有不同的判断。先摸50度,再摸30度就是一种模式。
改变其实就是先看见旧模式,再去用新的模式替代旧的模式。
为什么我会感触最深呢?
首先是因为模式的改变需要看见,它显得十分重要,其次是我对于看见这个词,实际上不是第一次接触。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提到过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我们要做到看见,就需要系统2的帮助,需要依赖于我们的大脑去深思熟虑。
那具体的如何去运用系统2呢?
在得到《人生算法》这门课程当中有分享一个方法,在你觉得重要的事情上面,要积极地用“系统2“的能力去复盘。然后是运用“系统2“的能力去进行心理演练(也就是去模拟下一次的运用场景)。当然我们在复盘的时候,有可能受局限于自己的角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把视角调高一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或者上帝视角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如何提升视角,最简单好用的办法就是通过问为什么,比如
为什么制定了目标又无法完成? 因为做了其他的事
为什么再完成目标之前,要去做其他的事?因为更想做其他的事
为什么其他事是自己更想做的,而不是完成目标这件事? 因为完成目标对当下的影响小
本来我们一开始会觉得没有完成目标是行为上的问题,但是深层次是更看重当下享乐的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