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大了,想当个啥啥啥?”,与长大了,能当上了啥啥啥,好像有点关系。
似乎,又没有啥大关系。
那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之中,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即使,在今天看来,大抵是一个脑残粉设计出来的“人生第一题”,并不是一个好问题。
但是,你我他,都没有不回答的理由。
那是一个当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儿,不得不表达的态度。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人在那么正式的场合,敢说自己想当官。
至少,我没有听说,更没有见过那么真实的人。
不说,不证明不想。
不过,黄口小儿,想象力并不丰富,也是事实。
有了经历和阅历之后,才知道:一个人,能不能当官,当多大的官,跟本人一毛钱关系没有。
跟想象力有关系,那是一定的。
一个人的财运,跟小时候的想象力有没有关系,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谁知道呢?
之前,误会过的一些事,现在,想明白了。
比如,用“祖坟冒青烟“,去解释托了八辈儿祖宗的福,白捡了一什么官儿当当,倒还说得通。
我们般搭般,一起从渤海湾那个装着“亚洲长廊”的大院子里走出来的人,好像当多大官的都有。
毕业三十年之后的那次同学聚会,大家除了脸上多了些皱纹之外,再就很难从表面上找到太大的变化了。
不过,与社会角色伴演相关的身份特征,的确还是有了明显的变化。
已经坐到了“真身”不方便出席那个级别的官,还是找到了日理万机,压力山大等等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个视频通话,就把学院的老领导,和在一个锅里,搅了好多年马勺的同学们给打发了。
嘴皮子上挂着“对钱无感”,但心里总是不想失去任何一个赚钱机会的同学,还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
时间就是金钱,在商人眼里,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事儿了。
当然,不能错怪任何一个真正身不由已的人。
“放屁赶当当”,来得既“寸”又“巧”,缠得人“脱不开,走不掉”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可自己作不了自己的主的时候,拍拍屁股就走,好像也有些不妥。
据说,还有几个同学,对自己要求,多少有点儿过于苛刻。
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期待值,要求过高。
从在学校时,大家都是肩膀头儿一般高的不分彼此,到走入社会之后,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练。人与人之间,已然见出了高低错落。
一时间还接受不了这种来自“面对面”的打击,而选择了回避。
当然,正常一点的人,好像还是三十年前,在渤海边儿,那个陆军学院的大院儿里,鼻子哼哼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脸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灿烂,脚步震得水泥路面“咚咚”作响的大多数。
其实,祖坟冒青烟,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
如果再敢往大了想,往很大了想,期待祖坟来个动静大一点的人,也一定会有。
如果梦想真的可以成真。那得到恵及的人,也许是几代以后了。这辈子的人,也只能想想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