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榜

作者: Recycler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20:21 被阅读25次

之前听过一句话,吃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是因为身体缺少某种元素,自然想吃此元素对应的食物。我想,也许有道理,人体也许有这个功能,通过大脑和肠胃表达对某些食物的需求,自动调节身体内的元素。我还想,这也许是很多人贪吃的借口,三脂高的依然吃肉喝酒,只是戒不掉,并不是缺什么。如果这两个是真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我们吃东西要么是缺少,要么是需要。

我发现看书,也是这样。看书有两个目的,一种是感觉自己缺少某些知识,喜欢猎奇。另一种在别人看来已经算是某行业的佼佼者了,但是还是需要。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是自己对知识的需求。就像吃饭一样,有人爱吃菜,有人爱吃肉,有人爱吃巧克力。看书也是一样,有人爱读看盗墓探险,有人爱看哲学政治,有人爱看历史穿越。

吃什么都无所谓,不过有的东西吃多了个人身体承受不了。看破生死,随便吃就是,满足口腹之欲。看什么也无所谓,无非看点小笑话,哈哈一笑,转瞬就忘。无非是看点边缘文学,研究研究茴字的写法。对社会对集体没什么用, 自己觉得开心就好。

一个人爱吃肉,容易三高。一群人爱吃肉,那就拉低了人群的身体素质。所以电视台养生节目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要合理饮食,平衡营养。要不然,每个人都依着自己的口味,一个民族的人民素质只会每况愈下。

一个人看些没营养的书籍,获得暂时的欢愉。一群人都爱看这类没营养的书,只顾个人的欢愉,不思进取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大可不必担心,有人爱看这,有人爱看那,相对来说是平衡的。总有人忧国忧民,为了国家为了集体,放弃个人的欢愉,去找寻民族之路。

有关民族之路的智慧,总是藏在一些晦涩难懂的书籍中。由于这个限制,一般人也很难看懂。只有经历过教育,智慧在人群中属于佼佼者的人们,才能亏得其中一二。这个发现民族之路的重任就就落在大学生身上。

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榜单,11所大学图书馆借书排行榜。如果是一个城市级别的图书馆,借阅的书籍五花八门,出现几本金瓶梅、慈禧秘史之类的书在排行榜前列,也算是正常的。如果把国家的重任交给大学生。那么大学生都看些什么书,就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先看看这份榜单:

北京大学

1、《论美国的民主》

2、《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

4、《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5、《明朝那些事儿》

6、《世界文明史》

7、《续资治通鉴长编》

8、《激荡三十年》

9、《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

10、《货币战争》

清华大学

1、《理想国》

2、《红楼梦》

3、《人间词话》

4、《西方哲学史》

5、《围城》

6、《乡土中国》

7、《百年孤独》

8、《平凡的世界》

9、《追风筝的人》

10、《三体》

中国人民大学

1、《盗墓笔记》

2、《经济学原理》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4、《藏地密码》

5、《平凡的世界》

6、《资本论》

7、《活着》

8、《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9、《货币战争》

10、《鲁迅注译编年全集》

山东大学

1、《明朝那些事儿》

2、《藏地密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历史》

3、《你好,旧时光》

4、《冰与火之歌卷一权力的游戏》

5、《盗墓笔记》

6、《藏地密码: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7、《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8、《平凡的世界》

9、《冰与火之歌卷三冰雨的风暴》

10、《固态化学》

武汉大学

1、《神雕侠侣》

2、《平凡的世界》

3、《读库》

4、《明朝那些事儿》

5、《盗墓笔记》

6、《藏地秘密》

7、《知日》

8、《新周刊年度佳作》

9、《绝代双骄》

10、《张爱玲典藏全集》

浙江大学

1、《平凡的世界》

2、《我执》

3、《万历十五年》

4、《常识》

5、《狼图腾》

6、《心理学与生活》

7、《牛奶可乐经济学2(行为经济学版)》

8、《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9、《国富论》

10、《天龙八部》

中山大学

1、《明朝那些事儿》

2、《盗墓笔记》

3、《藏地密码》

4、《冰与火之歌》

5、《追风筝的人》

6、《三体》

7、《深夜食堂》

8、《天龙八部》

9、《蒋勋说红楼梦》

10、《读库》

南开大学

1、《基督山伯爵》

2、《东方快车谋杀案第2版》

3、《传播美学导论》

4、《组织传播:平衡创造性和约束》

5、《平凡的世界》

6、《白马山庄杀人事件》

7、《光学原理:光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的电磁理论》

8、《悲惨世界》

9、《冰与火之歌卷一权力的游戏》

10、《天下第一诡术:鬼谷子智慧》

天津大学

1、《基督山伯爵》

2、《盗墓笔记》

3、《全职高手》

4、《银河帝国》

5、《天龙八部》

6、《大秦帝国》

7、《藏地密码》

8、《明朝那些事儿》

9、《1Q84》

10、《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

天津科技大学

1、《平凡的世界》

2、《秘密》

3、《半生缘》

4、《高等数学题全解指南》

5、《目送》

6、《人生》

7、《大秦帝国》

8、《生物化学上、下册》

9、《蒋勋说红楼梦》

10、《1988:我想和这世界谈谈》

天津外国语大学

1、《盗墓笔记》

2、《平凡的世界》

3、《围城》

4、《青山七惠小说集》

5、《白夜行》

6、《变身》

7、《明朝那些事儿》

8、《十一字杀人》

9、《海边的卡夫卡》

10、《分身》

广东财经大学

本科生:

1、《盗墓笔记》

2、《何以笙箫默》

3、《沙漏》

4、《且听风吟》

5、《女心理师》

6、《小王子》

7、《十一字杀人》

8、《嫌疑人X的献身》

9、《活着》

10、《恋空上下》

湖南工业大学

1、《嫌疑人X的献身》

2、《小王子》

3、《孩子,你慢慢来》

4、《偷影子的人》

5、《人生》

6、《明朝那些事儿》

7、《你是最好的自己》

8、《许三观卖血记》

9、《幸福了吗?》

10、《活着》

西南财经大学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2、《北洋军阀史话》

3、《管理会计》

4、《财务会计理论》

5、《玉台新咏笺注》

6、《经济博弈论》

7、《公司理财》

8、《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9、《1984动物农场》

东南大学

1、《平凡的世界》

2、《明朝那些事儿》

3、《苏菲的世界》

4、《大学物理》

5、《做最好的自己》

6、《狼图腾》

7、《穆斯林的葬礼》

8、《MFC程序设计轻松入门》

9、《盗墓笔记》

10、《活着》

河南大学

1、《源氏物语》

2、《色、戒》

3、《大秦帝国》

4、《红楼梦》

5、《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6、《挪威的森林》

7、《围城》

8、《日本精彩推理小说选》

9、《呼啸山庄》

10、《羊脂球》

华南理工大学

1、《平凡的世界》

2、《白银时代》

3、《C++PrimerPlus》

4、《等一个人咖啡》

5、《尼罗河上的惨案》

6、《白夜行》

7、《MATLAB7.0从入门到精通》

8、《十宗罪》

9、《明朝那些事儿》

10、《C++程序设计》

并不是说这些书不好,就算是只学好本专业,业余去图书馆看看闲书,也依然能为国家做贡献。我们自然是希望好上加好。能更好,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什么要选择舒适区呢。也许给大学生太多的希望,也许是对国家的未来有太多的奢求。

分析一下榜单。

这些书籍分为好几类,一类是政治研究。一类是经典名著,一类是专业书籍,一类是盗墓推理,一类是历史武侠。这些书都是名人大作,毕竟不是一个题材的,不能混在一起评高下。

以我个人的观点,推理小说和武侠小书出现在的榜单里,尤其出现在榜首的位置。更应该符合全民的观点,出现在大学图书馆里,就显得学生不务正业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推理小说看过之后,多少能增加一点阅历,增加一点推理能力。武侠小说看过之后,多少能领略一些江湖险恶,习得侠义心肠,对以后参加工作多少也是有好处的。

恰巧看到阅微草堂笔记的小故事,可以拿来对比思考一下。故事是说,表兄妹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已经发展为爱情的程度。因为各种原因, 经过分分合合,曲折的剧情,最后在一个大户为奴为卑。大户老爷可怜他俩的遭遇,准备提他俩完婚。这时杀出一个教书匠,认为近亲结婚不合古法云云,有他们没我,坚决反对。迫于教书先生的坚决,只能让步。最后女的被卖为妾,不出几个月死了。

把故事放在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像是古代礼法,总有人需要去坚持,礼法才能延续。谁去坚持呢?首要就是那些能看懂礼法的读书人。读书人都不坚持,其他人更是看不懂更是不会去坚持。如果古代读书人不去坚持礼法,而是出现几个李白苏轼一样的诗词作者,或是出现几个罗贯中施耐庵一样的小说家,那儒学一派估计早就没了。也正因为部分人坚持儒教文化,只有一小部分人创新诗词小说。才能在今天儒家文化,又看到古人的诗词。可算是双收获。如果反过来呢?坚持儒教的少,学诗词的多,这样会怎么样?这个只能是假设。我的假设是源自于文化礼教传承的困难,如果人数少,没有一定的氛围,没有人坚持,坚持文化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礼教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诗词小说则是满足个人的自由追求。后者更吸引人,前者更难。

现在,我们都知道什么难什么简单,什么难?政治最难,什么简单?艺术娱乐最简单。政治是个复杂的逻辑,而艺术娱乐则是自我意识的放飞。经济其实也很难,逻辑也很强,但是牵扯到金钱利益,就容易吸引大部分人的目光。

难的事,现在还得落在读书人身上。但是现在读书人太注重个人,太注重个人自由,太容易被简单刺激娱乐所吸引。真正为集体考虑为国家考虑的读书人反而很少。

读什么书,一方面是自己兴趣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周围文化的体现。一个忧国忧民的群体,自然会选择看一些国家之路的书。一个娱乐至上的群体,自然会选择探险挖宝明星八卦之类的书。从选择看什么书,也能看出一个群体的文化氛围。

一个国家的未来管理之路都交给了清华北大,另外一些学校负责技术研发,还有一些学校负责娱乐彼此。这完全符合一个多样的群体特征。有带头的,有工作的,有娱乐的。

我们都希望国家好,区区几个人的脑袋也想不出多少管理思路。更希望是全员参与,形成各自的观点,有激烈的辩论,找到彼此的短板,才能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道路。如果没有人参与,只是那么几个人想问题,出点子。难道就不担心被这几个人带偏了路?

读书,是有使命感的,虽然读了几本书,容易膨胀,到处炫耀。但是这何尝不是好事,要不然怎么知道彼此的问题所在。闷头读书,不去与别人分辨,见到问题也不纠正。读书只是某些人发家致富的工具而已。脱离了读书使命感,就像那个教书匠不在坚持礼法一样。没有这个氛围,肯动脑子的肯牺牲的人就没有了。教书匠的坚持,害了一个人,破坏了一段婚姻。一个读书人的坚持,可能会引起观点的对抗。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坚持一件难的事,总是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 借书榜

    之前听过一句话,吃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是因为身体缺少某种元素,自然想吃此元素对应的食物。我想,也许有道理,人体也许有...

  • 借书

    小说 文/ 七彩霞衣 那一天,心玲十三岁半了,半年前她就退学了。明天就是妈妈的一周年忌日,大家都在忙着搭灵棚,摆桌...

  • 借书

    3月20日 星期二 多云 亲子日记第19篇 早上一如既往地叫醒尚宸,打开英语课文录音。督促洗脸刷牙,吃过早饭...

  • 借书

    今天我去图书馆吃米线,米线特别好吃。吃完了,我们去还书,我又借了四本书。在这四本书里,我最喜欢小鹿斑比。书山里没有...

  • 借书

    “为什么每次都借'米小圈上学记'和'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啊?” “我喜欢看,这个书图片多字少,也是我喜欢的” “可是...

  • 借书

    今天,晚上我们打扫完地下室,我的朋友的妈妈。我的妈妈也认识我的朋友的妈妈他们来我家借书。来到我们家之后我我的朋友去...

  • 借书

    今天我从学校借了本书。这本书的名字《中小学生安全百科公共场所(三)》我首先先看封面。他给画了四个图,第一...

  • 借书

    女儿问我:“妈妈,那本《三毛全集》放在哪里了?”“你学校不是有图书馆吗,干嘛不去借?”“图书馆不是给学生用的,是给...

  • 借书…

    1. 朋友问我借书,我说我的书不外借,如果上面还没来得及写下心得笔记的话,可以送给你。这不是矫情,相信所有爱书的人...

  • 借书

    借书 小洁今年要上九年级,学生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九年级有个突破,有一个美丽的转身,也就是有一个好的成绩,不惜牺牲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书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wy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