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流逝,许多往事或许能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淡去,但淡不去的却是故乡的身影。
故乡永远是一个人心中的老家,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人一事,都会让淡出故乡的人激发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引发出最深情的怀念。
我的故乡是河北省定州市,1986年前称定县。这里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河北省三大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中心与代表(另两种是“燕文化”和“赵文化”)。定州的开元寺塔和贡院独占了河北省“十大古代建筑”中两个席位。
定州,有着悠悠5000年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是中华民族文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定州古城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地留下了中华文明的气息,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
我的故乡很牛的。
我的祖籍是定县吴家庄村,但从出生到参加工作一直在县城居住。从自己记事开始,就知道定县城里有八大古籍,分别是:定州塔,白果树,自来佛,考棚,八角井,文庙,东坡古槐,落星石。其实还有许多国宝级文物和历史人物事迹,给定县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小的时候,最爱玩的地方是塔底下,因为每年春节期间这里是烟花爆竹市场,而最感兴趣的地方是考棚(后来才知道官名叫贡院)。
考棚,当时是定县电力局的办公用房,偶而找人进去过。只知道很多年前这里是用来科举考试的地方,但科举是什么,为什么建这么好的房子和院落,使我想不明白,就觉得与现代建筑完全不同。这里1956年就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2001年又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的重视和保护下,原住办公单位陆续迁出,考棚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贡院大门“贡院”这种专门用来考试的建筑最早产生于唐朝。贡,古代解释为“贡,献也,从贝功声。”后引申为荐举、推荐之意。此后即与中国古代的科举产生了密切关系,一些和考试有关的词都含有“贡”字,如“贡生”、“贡士”、“贡院”等。究其原因,都与我国在考试制度创建之前,即先秦时期,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都是荐举制。
正厅内设旧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至清末,共经历了1300余年,贡院是选拔贡生和秀才的重要科举场所。
定州贡院,位于定州城内,站地10亩,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至今已270多年,是我国北方唯一保存最好的州属贡院。其整体建筑气势雄伟,雍容壮观,曾有多少苦读学子怀揣着梦想,希冀从这里踏上“人生正途”。
贡院外景贡院布局原为中轴式建筑群体,规模宏大,坐北朝南依次为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和后楼,现在基本保存完整。每座建筑都有用围墙围成的院落,并差别很大,使整个贡院布局有张有驰,富有变化。贡院全貌呈品字形罗列,如燕翅疾飞,又宛如七星北斗横挂苍穹。据说,这样的建筑造型,只有贡院才有。
魁阁,又称正厅,是考文贡生和秀才的正式科场,也是贡院的主要建筑,内部设有中厅和侧廊,可容纳考生百余人。正厅大门坐北朝南,其顶上方塑有魁字的神像一尊。正厅北面是大堂,是监考人员议事,收取封存试卷的场所。距大堂北30米处是后楼,又称“揽胜楼”,两侧挂耳楼,廊下设两层木制栏杆的看台,是考官观看贡生比武的场所。
魁字神像建筑群最南边的影壁,气势雄伟,根基宽厚牢固,高6.1米,总长22.5米。壁顶琉璃瓦复盖,外墙正中镶有龙的陶质图案,颇有气势。它与贡院整体规模相呼应,不仅有遮蔽和装饰的作用,同时也是考后放榜的地方。
魁阁与影壁间有两棵古槐,是当年考生乘凉小憩之地,如今依然枝繁叶茂,仿佛回想着当年这里有多少人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从此改变了命运。还有更多的人名落孙山,失魂落魄以致疯癫。
贡院的建筑别具一格,显示了清代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当人们置身其中,既可领略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落,又可想象当年宏大的考试场面。同时,它们也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见证,又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贡院后楼这就是我的故乡——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的定州。
这就是故乡的建筑——气势壮观、古雅秀丽的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州属贡院。
作者简介:方圆,喜欢读书和写点东西,喜欢故乡并念念不忘。在简书上写文章练笔,希望大家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