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
1.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仅仅是“器”。君子要有良心,有正义,有道蕴,有操守;君子要有根据良心和正义而做出是非判断的能力和眼界;要有不为外力所胁迫而坚持正义的勇气。他关注人类一般事务,并保持自己的良知。对人类一般事务,或整体命运与未来,他都有基于正义的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
2.敦煌莫高窟是唯一一个历经千年开窟,雕塑、壁画一应俱全的世界艺术宝库。敦煌最了不起和不可替代的,正是她本身就是上千年的形象佛教史,是一部绘画史,一部雕塑史,一个绘画博物馆。
3.尘世间人们苦苦追求心灵的安顿,在这里无需寻找。只要九层楼的铃铎响起,世界就安静了,时间就停止了,永恒就在此刻。
4.有一点我特别清楚,就是之后遇到任何问题一定要打个问号,不能盲目轻信。任何时候千万不要跟着风乱转,这个教训太大了,这都是我后来慢慢体会到的。这以后,我遇到任何事情都会不自觉地打个问号,问个为什么。
5.无论做任何事情,研究或是教学,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进去,和自己所做的事业融为一体,在自己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中,让个体生命不断得到新生和升华,而自己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6.临摹,其实是一场去掉我执和妄念的修行。
7.佛教认为,人生是一个无边的苦海,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启示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最高的理想境界——涅槃。而实现解脱的唯一出路是识破并断绝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根源,以无上正等正觉进入涅槃。
8.我总想,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事。从北区一路看过来,十六国、唐代、西夏、元代……现在还能看到一堆堆枯骨在那里,多少历史的过客!人类历史何其漫长,宇宙那么有限,人只是宇宙的一个瞬间而已。
9.但是我想,也许没有了这种慢节奏,整个时代将会变得肤浅。
10.飞天承载了中国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飞的欲望作为一种精神冲动,同世俗的羁绊形成巨大的张力。
11.拥有人才,就意味着拥有竞争力。全世界的事,最后就是人才。谁都缺人才,谁都缺钱,但首先是人才。所以我认为,天下事,一个是人的事,一个是钱的事,但说到底人比钱更重要。
12.元代是敦煌石窟艺术繁荣的最后阶段,也是敦煌石窟艺术走向衰败的最后阶段。
13.“年轻人有三条道路可走,一条是黄道,一条是白道,还有一条是黑道。黄道是做官,白道是发财,黑道就是做学问,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到了敦煌你就只能走黑道了,没有那两条道路可走。
14.山水画最盛是两宋到元代,唐代也有山水,最著名的就是青绿山水画。唐代青绿山水画是李思训跟他的儿子李昭道一起创造的。要想看唐代青绿山水的真迹,只有在敦煌。
15.在樊锦诗的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当我这样感觉她的神气的时候,我发现,这正是我面对敦煌壁画时候的关于美的体验。壁画穿越历史的美,那种沧桑中的清雅和灿烂,在这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渗透在一个人的气度之中。她的高贵来自她思想的严肃、庄重和纯正;而那种深沉也许来自长年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忧思,来自她对于莫高窟这一人类绝无仅有的宝库的现在和未来的强烈责任;而她的童真,年届八十却依然如少女一般纯真的笑容,是伟大的艺术和神圣的使命所赋予她的那种安宁和静谧的心灵所造就的。
她一生的成就都源自她的心,她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她的心!
读书心得:
这本书读完,感触挺深的,为樊锦诗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那种淡定不慌不忙的状态所震撼。读的过程中,特别特别敬佩她的爱人老彭,就是那种自述中完全没有给自己溢美之词,可是已经让读者读出了他们的人格魅力那种感觉。
她对工作的思路以及政绩观很值得学习,越是不在乎名利不急于求成,反而几十年膜一剑,做出了了不起的事业。
她和老彭的爱情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反思反思,没有鲜花和秀恩爱,却付出的比谁都多,还不以为然,没那么多花式口号…
敦煌,真的是修行的好净土,才有了她淡定的姿态,美丽的容貌,过人的才气…
借用顾春芳作者写的话结尾:“在樊锦诗的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当我这样感觉她的神气的时候,我发现,这正是我面对敦煌壁画时候的关于美的体验。壁画穿越历史的美,那种沧桑中的清雅和灿烂,在这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渗透在一个人的气度之中。她的高贵来自她思想的严肃、庄重和纯正;而那种深沉也许来自长年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忧思,来自她对于莫高窟这一人类绝无仅有的宝库的现在和未来的强烈责任;而她的童真,年届八十却依然如少女一般纯真的笑容,是伟大的艺术和神圣的使命所赋予她的那种安宁和静谧的心灵所造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