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的选择

作者: 咸鱼壮壮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16:59 被阅读20次

    一月份已经临近结束,习惯登记表上每天填补的格子也不再是满满当当,变得错落有致。

    一项一项浏览下来后发现,最难做到的一件事情是坚持照顾好自己。

    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优于生命健康的存在,因为这样的透支不会立竿见影,所以也就容易变得越来越无度。

    今天已是26日,这26天来只有一天没有在八点前起床,甚至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6点左右已经爬出被窝,可是滑入被窝的时间却只有不足7天在23点前。睡觉似乎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作息方式并不是生活所迫,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也没有重要过生命质量的价值,更多时候只是单纯的无法耐受虚度。

    “结果”的占比越来越大,以致于每一天都会功利而焦虑计较着是不是又是学而无获。

    昨天下午做团体心理,面对有限的生存选择,几乎所有人都把求生欲放在了首位。可是在场的每个人,几乎没有人不在做着损耗身体的事情,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

    真有意思,就好像我们看得见目标,也知道达成的路径,甚至了解这条途中的每一处阻碍与困难,却依然重复落难。

    于是开始不断的铺设各种链接,美其名曰“升华”,但究其本质其实也只不过是在转移焦虑或者变换发泄的方式,以一种大众更为接受认可的做法。就像熬夜的人更换成早起,喜欢讽刺的人去做了脱口秀,暴力的人去参与运动。

    欲望与需求没有办法根除,只能不断的更迭、替代,跟随着环境的需要。

    最后,接纳就变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而那些既不愿意改变又不愿意接纳的人,就成了爱因斯坦口中的“疯子”——总在不断重复同一件事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过来人”特别热衷的一件事情就是给予忠告,而局中人也很自然的寻求外界的“上帝视角”来帮助看清全貌。

    过去也很习以为常这样的方式,就像一种天然的保护屏障。

    直到再次遇到平时礼貌有趣的访客被家人描述的不堪入目时,突然觉得很同情。

    每个人可能都是从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慢慢整合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个体。

    当我们还处于多面体形态的时候,难免会以不同的样貌示以不同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用自己和善的一面来与你相处,那么当你听闻他对其他人展示出他暴戾的另一面时,是否需要告诉对方我知道你原来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呢?还是我们会不自觉的去强化对方,其实你就是这样一个“糟糕”的人?

    就像一个在家混世魔王在校变成一个模范学生的孩子,当老师向父母表扬孩子时,父母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自省,原来我的孩子也有温暖纯良的一面,也许是我们自身教育方式的不得当造成了他的玩世不恭。另一种是不屑,反过来提醒老师别被孩子表现出来的假象蒙骗,其实他在家里的表现是XX……在学校都是装出来的。

    两种不同的反应往往也造就了孩子多面性格向哪个方面倾斜发展。

    但同时,老师接下来的反应亦是。是选择无论家长评价如何依然抱持着孩子积极一面还是认同家长的评价,指责孩子城府深两面三刀呢?

    写到这里想起了大学课堂上老师曾经谈起一个来访者抱怨自己如何不幸,丈夫出轨,孩子不孝,自己却依旧为他们操持家务,而心理咨询师的回应不是同情而是一句惊叹“天呐,你究竟做了什么让他们这样对待你?”

    嗯,那么你呢?

    做了什么吸引对方以“好”或“不好”的一面来与你相处呢?

    想起李明老师的一段话:“你偶尔不生气比较容易,你如果能够持续很长时间,在各种情境下都能够保持平衡的心态,这就不容易了。你偶尔装一次心态平和是可以做到的。你如果装一辈子能够装得下来的话,你也就基本上成了那样的一种人。所以咨询师的心境,一开始可能是有一些训练的痕迹在。但当它成为一种习惯,那就不再是训练的结果,而是成了你的心态和人格特征。”

    也许也像《无间道》里的那句台词“从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那某种程度上作为受害者的你还愿意给对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面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ii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