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幼儿教育安徽师范大学亲子日记
给父母的教育建议(一):认清你的孩子最重要

给父母的教育建议(一):认清你的孩子最重要

作者: 汐鲌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10:24 被阅读0次

    梳理自己的教育经验,凝聚点滴教育感悟,谈一谈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权当参考,请勿照搬和教条。

    为人父母者,千差万别,千奇百怪。然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有一条共同点:为了孩子,愿意付出金钱、时间、爱,甚至生命!

    天下所有的岗位都需要持证上岗,只有父母可以奔腾驰骋,自由发挥自己的教育创意。只要符合法定结婚年龄,身体健康!适合生育,每对夫妻都有生育的权利。然而许多父母生前不知生后如何教育,就在糊里糊涂中做了父母。

    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说,当父母都是从零开始。有人很快成为了育儿大咖,有人直到入坟墓,盖棺定论,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在我看来,父母只有两种:合格与不合格。

    在教育中,父母从来不存在什么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这样三六九等的划分。除了合格就是不合格,其他都是无聊的借口,为不合格粉饰!

    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简言之,就那么几条原则性的坚守。详述之,却有千万条。你可以从给父母的三条建议中领悟教育永恒真谛,你也可以从给父母的一百条建议中找到教育的方法。当然,也有可能,你饱览了给父母的999条建议后,依然并未获得半点真知灼见,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依然不知所措,一脸茫然!

    所以,我给父母的第一条建议,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建议:

    请认清你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连自己的孩子都看不清、不了解、不理解的话,直言不讳地讲,你不可能教育好你的孩子!

    无论是几条教育原则还是几千条教育参考。往往最重要的一条却被人忽略,那就是深刻地了解、理解你的孩子。对,是你的孩子,不是别人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的宠儿,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终身教育者,你必须明白并坚定这样的信念:我的教育永远面对的是我的孩子。

    所以,请认清自己的孩子,不要动不动心猿意马,总是不经意间“引入”和“穿插”进别人的孩子,而忘了站在你面前的自己的孩子。榜样只供仰望和学习,而不是要把孩子变成榜样的样子,变成的榜样的翻版!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成为自己的榜样!

    父母永远不要企图过分地夸大那些教育理论、教育原则。那些不能给你实际的指导,不能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它更多地是提醒你注意什么。提醒你自己你的做法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在你没做之前,它是无用的。你做了,它成为了评判的标准或底线。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那些学了很多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读了很多育儿书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自己没有孩子之前都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会是个育儿高手,肯定可以轻松应对一切问题。但是当真正面对一个婴儿,要承担起父母责任的时候,却感觉一无所知、不知所措,一切所学似乎都归零了!

    我始终坚信,每一个愿意用心的父母都会是最优秀的教育家!你们所缺乏的仅仅是积极地思索和对经验的总结。

    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别人的教条!你的教育只面对你的孩子!搬用那句话来说:面对你的孩子,你的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反之亦然,没有最差,只有最合适!那些动不动就提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是最差的教育的,都是不懂教育的投机分子。

    在我看来,只要不逾越道德底线、不伤害人伦、不违法、不摧残身心的行为,只要适合自己的孩子,都是可取的教育行为,包括和风细雨的教育,也包括严厉的批评,甚至一定的体罚。

    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排除智力低下等客观因素,我认为每一个孩子无非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点或某个段。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孩子是心智发展成熟还是心智发展落后?行为是亲社会的还是反社会的?……从教育的角度看,即孩子是他律多,还是自律多?需要棍棒教育还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直接教育还是间接教育?严厉的教育还是和风细雨的教育?……如此等等。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明确孩子究竟处在两个极点的哪个点上或哪两个点之间。然后对症下药!

    一类极端的孩子是属于需要经过环境的严厉打磨才能成才的孩子。

    这类孩子占比不多,但如果不打磨,或舍不得打磨。将来要么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要么误入歧途。这类孩子需要在挫败中反省,在教育中打磨,在处罚中奋发,在奋发中成才。挫败感首先是内发的,外界压力只是诱因。所以需要挫折教育以激发出孩子的强大。一个强大的内心,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碾压。这种孩子需要打磨才能成才,男孩居多。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中的一句话很能说明这种精神: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还有另外一类极端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律性、自觉性,懂得自我调适,内心明亮,心思细腻。

    他们对自己行为,包括过错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不长进,甚至犯了错误,他们不需要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教育或指点,他们的内心已经做了自我教育。从内疚到奋发都已经自动完成了。他们往往很懂事,自尊心也很强。他们已经完成了自我教育。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需要的是和风细雨的教育,而且不要多。因为孩子已经自己完成了自己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教育已经“饱和”,这时候如果父母继续说教、不恰当的介入,会让孩子自我教育“爆炸”,走向叛逆、抵触、反感、失落。事实上,很多父母都有说教的恶习,请务必控制和改正,以免适得其反。我的经验是:面对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调适能力很强的孩子,他们能自己完成的让他们自己完成,父母以少介入、甚至不介入为好!如果实在忍不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听孩子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内心有什么感受?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打算怎么做?听完,对孩子表示理解、支持、肯定和鼓励,相信孩子能不断进步。这就够了!一句说教都不要!

    需要提防的是“第三类”孩子:他们既缺乏自律、自我教育的能力,又缺乏经受打磨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既不懂得自我教育,又自尊心极强。

    这类孩子是当今社会的教育产物:过分宠溺、养尊处优而生的群体。我把这类孩子列为儿童中的“第三类”群体。这类孩子的教育,社会和父母都需要承担责任!这类孩子最大特点就是经不起批评,经不起处罚。他们需要的教育往往最难拿捏,他们仿佛就处在那两个极端的平衡点上,稍有不慎就偏离。这个平衡点上的教育,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教育实践中,很难把握!教育稍有不慎,这类孩子将来很可能入列两大问题群体:第一,自残群体。别人一句话不顺耳,感觉自己身心被摧残。自残、自杀者大有人在。第二,他残群体。这群人无法承担起来自社会的压力,比如工作、生活、学习的压力,极易感受到挫败感。

    你的孩子合适铜豌豆的教育,还是和风细雨的教育?他(她)处在这两种教育之间的哪个位置上?是不是“第三类”儿童?没有人比作为父母的自己更了解的了。所以,请从今天开始,和你的孩子一起,从认清、了解和理解你自己的孩子开始你作为一个合格父母的起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父母的教育建议(一):认清你的孩子最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jo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