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是萨基特·乔杜里执导的剧情片,由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影片的一开始,丈夫拉吉曾质疑是否有必要挤破脑袋让女儿上名校,妻子米图非常激动的表示,“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接着她又表示,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这段对话,剖析了印度社会重视教育的根本原因: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取得优势,爬上更高的阶级。这和中国人理念中的“起跑线”,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而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命运”中的“命运”,其实就是印度口中的“阶级”,命运越好,阶级越高。
影片的喜剧部分,多数发生在拉吉夫妇假装一个他们不属于的阶层时,他们在上流阶层无法融于的窘和在贫民地区无法融于的苦,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笑料的同时,更是深刻反映了阶级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上流阶层的一掷千金和贫民区连饮用水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教育的不公平,对社会竞争机制造成毁灭,导致社会阶级固化,一个人无法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原生阶级,让社会产生向上的流动性,拉吉的贫民邻居,所描述的这种遗传式贫穷,正是阶级固化的典型。
阶级固化,这四个字则又一次让中国人扎心。
印度的这部电影《起跑线》,真是把那些削尖脑袋,操碎了心要让孩子挤进上流社会的家长们演的活龙活现,可见发展中国家的人大多是贪心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人。不要说物质上的贫富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这巨大的差别,更大层面是在精神的层面上的差异,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在富裕后更强调个性化发展,而东方人还在追求人人平等的和谐相处。即使是已经拥有很大权利的人还是想如何让他人和自己一样的价值观或者生活的理想。从这一点来说我很喜欢西方人的直率但又很幼稚的孩子气似的人生观。在这个普世价值观的互联网时代,做回自己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