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第四季第1期“知识改变命运”的最终章,有这样几个镜头。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我们的文章自《怎么做,才能够让孩子自动自发的去学习?(十七)》开始,就进入到了如何架构孩子与内在自我的链接的部分。在《(十七)》中,我们和大家聊了聊“什么是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十八)》中,我们引用李松蔚老师的文章,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每一个人,每一对父母,因为自己的认知、成长经历,都会存在这样的惯性思维,我们叫‘有色眼镜’。并且所有进入到我们眼睛的信息,有时会被它过滤,有时会被它加强,还有一些时候,它会扭曲信息。如果一个人成天都戴着这副有色眼镜,这副眼镜会愈发固化你看待人、事、问题的方式。所以,有的时候,并非孩子真的有问题,而是父母透过自己的有色眼镜,‘看到’了孩子的问题,甚至在无意识中,‘维持’了孩子的问题。目的是,父母需要通过孩子来证明自己的内在价值感。”;《(十九)》告诉我们“父母帮助孩子架构孩子与内在自我的链接的具体步骤。”;《(十九)》之后我们发了一个《番外篇》,通过一道简单的心理学测试题,让父母看到自己童年成长过程中的拥有和缺失,从而帮助大家觉察到自己的“有色眼镜”是怎样的?该注意什么?
那么今天这期的主题,我们就以极限挑战中“颜王——帅雷雷”的成长感悟作为引子,来聊聊如何架构孩子与内在自我的链接的最后一个部分——如何通过培养孩子自信、自尊、自爱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什么是自信、自爱和自尊?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一个人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才能信任别人,同时,别人也才能信任他。
自爱就是爱护自己。一个人也只有先爱自己,才有余力去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他。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只有先做到有自尊,才能够尊重他人,他人也才会尊重他。
自信、自爱、自尊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人必须先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建立足够的自爱;有了足够的自爱,才能建立起足够的自尊。
自信的基础是能力。但是,能力必须经过肯定才能变成自信。
举例说明,我们任何一对父母面对刚出生的小宝宝的时候,对这个孩子的期望是最多的。父母会想象他长大了之后的样子,工作的样子,谈恋爱、结婚的样子……,充满爱。并且对如何教育好这个孩子自信满满,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好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孩子渐渐长大,渐渐开始有自己的思维、想法,并付诸以行动,此时,很多父母会产生深深地挫败感,你说他,他不听;讲好话,他不理你;打骂一顿,好一会儿,过一会儿又恢复原样了……家长这种教育行为的付出,迟迟得不到孩子行为的一种符合家长肯定需求的回报,渐渐地,家长就没有那么自信了,觉得这个孩子无药可救,用尽方法怎么教育都没有用,渐渐地,也就听之任之,放弃了事。
问题的根结是什么?能力。近几年,中国传统文化盛行,可是大家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是什么吗?对了,《易经》。《易经》为“百经之祖”。《易经》告诉我们一个最普世的哲学思想就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道理,就是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化。”同样,孩子在成长,在变化,而家长的教育思维和方式没有成长,没有变化,如何去顺应孩子发育、成长的需要呢?教育孩子的能力不足,是家长对教育孩子的问题失去信心的根源,那么为什么家长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会渐渐失去信心?因为他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也就是“得不到孩子的某些行为,因为家长的教育而改变”的这种肯定的反馈。
每一个心智成熟的家长都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家长都会因为得不到肯定的反馈,而放弃如此之重要的孩子教育,何况一个未成年、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学习,包括学习成绩对于孩子来说重要吗?重要。但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肯定的反馈,孩子是不是也会像家长一样放弃学业呢?答案不言而喻了吧。
自信的基础是能力,能力的基础是经验,经验的基础是尝试,尝试的基础是感觉,感觉就是想去尝试的内心状态,也是自信最基本的原动力。没有愿意尝试的心态,就没有想尝试的感觉,没有想尝试的感觉,就不会去做第一次的尝试,因此,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经验积累,也因此就不具备做事的能力。
经验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叫做成功,成功的经验;一种叫做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到的经验。拥有成功的经验固然是好的。但是,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从走路到说话,每一项能力都是凭借着不断地失败,不断地累积经验而学会的。偏偏有很多的家长不允许孩子失败,其实,家长也不是不允许孩子失败,而是家长自己本身不允许自己失败,孩子的失败恰恰体现了他自己的失败。为了避免失败,家长也不愿意去面对和尝试新的东西,这是不让自我成长的做法,而家长的这种做法,通过家长的“不要失败。失败是不好的,是错误的。”教育模型渐渐传递到了孩子的潜意识中,孩子也开始不愿意失败,也开始不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也开始不让自我成长。避免失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去做”,所以,当这个孩子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失败的时候,就选择“不面对,不尝试,不要做”,结果就是逃学、厌学、不学,孩子也天天活在,没有体会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而带来的痛苦中。
面对我们的家长,我总说,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而且每一对父母都是最优秀的老师,其实大家根本就不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为什么?那么,不用学习,你在这里瞎胡叨叨干什么呢?因为教育孩子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的能力,但,事实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都忘却如何教育孩子了,我们失去了这样的技能,而我的工作,就是帮助大家重新找到这些技能。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人类不知用了几百万年,才从四肢爬行学会直立行走;也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从动物般的吼叫进化出语言。而我们的每一个无生理缺陷的婴儿,却要用1年左右的时间,学会人类历程几百万年才学会的两大技能——直立行走和语言。这中间固然有基因的原因,但同时也离不开每一对父母的辛勤哺育。
还记得吗?当你的孩子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是怎么教会他说话的?孩子偶然蹦出一个类似“妈妈”或者“爸爸”的发音,作为父母,欣喜若狂,开心的告诉周围的每一个人,“我的孩子会叫妈妈/爸爸了,我的孩子会叫妈妈/爸爸了……”。这份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同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最大的肯定。之后呢?你会怎么做?你会继续开心的面对孩子,鼓励他,“来,宝贝,再叫个妈妈/爸爸。”孩子呢?也开心的回应。
回应的对,你会怎样说?“来,宝贝,再叫一个,妈妈/爸爸,再叫一个,哈哈哈!”回应的不对,你会一把把孩子推搡出去,然后指着他的鼻子骂到,“你怎么就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妈妈、爸爸都不会叫?其余的小朋友都会,你怎么就学不会?你是白痴吗?你脑子里是浆糊吗?……”,又或者把孩子抱起来,放到腿上,对着小屁股一顿噼里啪啦的乱打,边打还边说,“叫你记不住,叫你记住,打你,你是不是就记住了?”
你会这样吗?不会。每一对父母都是这样教孩子说话的,我们会说,“没关系的,来,宝贝,跟着妈妈/爸爸说,妈妈/爸爸。再来一遍,妈妈/爸爸,对对,你说的很好,再来,妈妈/爸爸……”。
同样,孩子学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当时的你会怎么办?是冲过去踢两脚,“你不会注意点吗?你不会小心点吗?你眼睛瞎了?这么大的马路,就那么一块小石头,还把你绊倒了,你不会绕过去吗?……”,还是赶紧跑过去,把他抱起来,拍拍他身上的灰尘,轻声的和他说,“没关系的,宝宝,来,跟妈妈一起,妈妈扶着你走……”,又或者,跑到跟前,用期待和鼓励的眼神看着他,鼓励他,“快,站起来宝宝,你可以的,你很坚强,你自己能站起来的,加油……”
这些最好的、最质朴的、最符合人类天性的教育方式,我们本来都会的,只是,太可惜了,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都忘却了。
给大家一个培养孩子自信的公式:
转变对失败的看法→愿意尝试的心态→尝试→经验(成功或者失败都可以获得肯定支持的)→肯定→能力→自信→自爱→自尊
孩子出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自信、自爱和自尊的,但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经历的每一份人生经验都会让他产生一些信念和价值观,这些信念和价值观累积的效果转化进孩子的潜意识,就形成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自我价值了。因此,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身边的每一位成年人对他的影响都会非常的巨大。当然,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家人、老师和同学、朋友。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足够的肯定,他便能培养出足够的自信、自爱和自尊,反之,他的自信、自爱、自尊就会不足,他就会在内心不断地贬低他自己的价值。还有,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长或者孩子的监护者只能看到孩子行为的不合理和破坏性,并且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关系和信任基础,仅仅企图通过规范、约束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内心是不会把这份规范和约束当做是父母爱的表达,他会把它们当做是不让他成长的东西,所以就总是会反抗,这就解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叛逆、过激甚至犯罪行为。
所以,对于自我价值不足的人,帮助他们重新培养出自我价值,只有一个方法:制造机会,让他自己多做点事情,或者帮助他多做点事情,然后在做事的过程中,让他得到多一些的肯定。没有其他的办法,而且,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这个方法一样有效,所以,我们可以再用一个重要的公式来补偿第一个公式的不足:
多做→多肯定→多做到→因多做到而获得更多的肯定→能力→自信→自爱→自尊
我是麒麟爸爸,曾经在一线教书十余年,现在侧重于精研未成年孩子心理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或者收藏,关注亦无不可,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