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意:
舜拥有了五位贤臣,就治理好了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贤臣。”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时代以及周武王时,人才最盛。然而武王十位治国人才中有一位还是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前两章夸了三圣之德,本章就轮到人臣了。不论是那个年代,人才都是十分难得的存在。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社会的社会与进步都信赖于这些优秀人物与杰出代表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历史上舜有着五大贤臣,也就是禹、稷、契、皋陶、伯益。周武王麾下有十大干将:周公旦、召公奭(shì)、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加上武王之妻邑姜。
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孔子感叹人才难得,即便是唐尧虞舜这样为后世所钦慕的时代,人君清明为人所向往的时期,也只有这么寥寥数位可称得上肱梁之柱的存在。
用人在贤,得人在德。上有明君,下有贤臣,其实是相得益彰的存在。魏征如若不是遇到一位明理的君主和皇后,不定得罪了谁,早就被砍头了,哪里还容许这样忤逆的存在?
周文王先是自己的德行被人所认可,即使拥有大半的天下,却能守臣道,以殷为尊。这也得到了这些跟随的贤臣和子民的认可,他们才会继续追随武王。当然,之后殷纣更见淫乱自绝于天下,武王顺应天意取代之。
孔子一向很重视人才,也主张学而优则仕,可以说是举贤不避亲,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岗位,也根据不同的需求推荐不同的贤才。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天下才会有太平可言。
甚至在学生任政期间,他也会殷切地询问当地可有什么人才?见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充分说明他对人才的看重,他也希望学生们都能有分辨人才识别人才的能力。
一木难成林,哪怕是仁义的君主一人也成不了事,他也需要有能力之人的辅佐与襄助。一个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出众者来共同作力运转。
也不止是国家如此,一个企业,想要把生意做好,就需要团队的力量,个人英雄主义在这时是要不得的。本身有能力了还要会用人善用人,使人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激性有活力的精英团队往往能带领着企业走得更远走得更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