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青春
你习惯了的常态,可能只是种病态

你习惯了的常态,可能只是种病态

作者: 清月_行走的22摄氏度 | 来源:发表于2016-07-23 14:45 被阅读197次
    图 | 来自网络

    今年春天,许巍的一首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热潮。

    记得那时每天一打开各大网络平台,就看到有人摘录这一句经典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仿佛都在借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对远方的憧憬,以及对诗意生活由来已久的神往。

    一时间,似乎每个人都成了王小波,将他的那一句“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奉为了人生信条。

    当人们逐渐从那一股迷恋中清醒过来后,不少人又开始一边调侃“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更多未来的苟且”,一边继续尝试与生活和解。

    言下之意:逃不脱、没有选择的是生活,感觉累、日复一日是常态。既然总有烦恼,不如习惯就好。


    从毕业到现在,也经历了好几个年头。这些年中,每每与同学及同龄朋友相聚,绕不开的话题总有“工作”。

    说起来,我一直把工作比喻为谈恋爱,既然要找,就应当找一位合适的恋人。想一想,若是一天至少八小时对着一副自己没有感觉、甚至略生厌倦的脸孔,该有多痛苦----每天彼此做着情感拉扯,很难不让人感觉心力交瘁。你念及过往旧情,舍不得分手,但是继续走下去,只会备感精疲力竭。

    工作它倒是不会开口说一句“我累了”,可是自己的感觉却无法欺骗自己。

    然而每每和人聊起工作,放眼望去,少的是找到了意中人,甚至还体会得到琴瑟和鸣的幸运儿,多的是谈着拧巴的恋爱,但因为实在没有更合适的恋人,于是憋屈地继续处着的人。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觉得只要有一个看着不讨厌的人相伴就足够,所以他们也可以无忧无虑地与工作和平共处,只是没有半点爱意罢了。就像我的一位朋友曾坦言的那样:“我谈不上喜欢现在的工作,但也不讨厌它。它对我而言不过是一份我可以做的事,薪水也还不错,就先做着吧。”

    总结起来,许多人面对工作的态度基本上少不了以下内容:

    我已经麻木了,工作不就是如此吗?日复一日,没有什么新鲜感,可是有了一份工作让我做着至少能给我安全感啊。

    每天疲于应付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感觉自己在为了每个月的工资而活,庸庸碌碌。没有收获,看不到成长,不知道机会在哪里。

    四处奔波,舟车劳顿,高薪光鲜的背后只有自己知道有多少苦痛哀愁。

    看不到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找不到成就感。

    我也想有一份事业,可我现在有的只是一份工作。

    ……

    我一度怀疑,那些宣称自己每天都在和工作谈恋爱的人,是不是只出现在鸡汤文与励志文里?


    如果说工作只占据了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让我们抛开工作,问问自己,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这个问题,我曾自问过无数次,也曾一次次聆听别人的倾诉,亦或者是默默观察着别人的生活态度。

    不管是在他人身上,还是在自己身上,我都或多或少地看到一种因为匮乏感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这种匮乏感可能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

    情感匮乏,例如孤独感、找不到爱的人、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支持与认可;物质匮乏,没有殷实的家庭背景,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或是没有非常可观的收入;精神匮乏,感到空虚迷茫,感觉生活漫无目的,找不到感兴趣的事情,缺乏生活热情等等;成就感匮乏,例如职场上受挫,孩子学习不行,孩子变成了未婚大龄青年,孩子没有稳定的工作……

    生活中所见的人,似乎多的是凑合生活,把目光放在匮乏的一面,始终对生活欲求不满的人,少的是享受生活,把目光放在富足的一面,努力将生活过出质感的人。


    我也曾一度怀疑,这种因为某方面匮乏而产生的焦虑或者无力感,是否就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不知不觉地被迫卷入这样的漩涡里,挣扎着却找不到出路。

    前日见她,聊起种种。未曾想到原来彼此都曾不约而同地经历过孤独,都曾对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到费解。

    她说,她之前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陌生甚至冷漠,以为这是现代社会的常态,我们除了接受,没有改变的可能。一直到后来她去了全新的环境,发现并非如此----原来与同一种身份的人相处,彼此建立的联系可以截然不同,有人对你始终保持着距离,有人却可以与你形影不离。

    很多时候,惟有跳脱出来看,才发现自己曾经被迷惑了。

    深陷于某种状态时,人往往很难保持清醒。这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恐怕是曾经的我常常误以为许多令人感到沮丧的状态是事情的常态,不敢想象其实生活原本应该有的样子远比当下美好,更不敢想象,其实一个人并没有任何必要让自己困于沮丧的状态中度日如年。


    谈起目前的生活,她的眼中闪着光,整个人神采奕奕。她说:“我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我也知道前方的路充满未知,也许会有惊喜,也许会有意外,但我全盘接受。”

    真要扳着指头算起来,以世俗的标准去衡量,她当下生活中的“匮乏”,远多于我所接触的其他人。可是我从她的身上感受到的只有自内而外的平和、喜悦、知足,没有任何抱怨,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无可奈何。

    她说,生活永远有选择,只是每一个选择都有得有失。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去做选择,自己为每一个的选择承担后果。她接受了自己生活中所有既定的、无法改变的方面,却把剩下的方方面面逐一变成了自己爱不释手的样子。

    这个过程中,她付出了偌大的勇气和努力,做出取舍的过程也遭遇过他人的不解,但是她理智地做出每一个选择,按照自己期望的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这个过程,像极了装修房子。当别人都在抱怨房子太小,只能凑合着住的时候,她自己找齐了工具,做好了设计,用双手把房子改造得精致又温馨。

    这是一年来她的感悟,也是她一步一步把生活过成自己更喜欢的样子的秘诀。

    生活它的确不公平,有的人含着金汤匙出生,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一份待遇。但是除了无法选择的父母、出身之外,人生余下可以改变的东西还有太多。生活它的确给予了每个人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但它从来没有将你可以走的路全部堵死。

    我还是相信,不论一个人的生活基础是什么样子,他永远有不止一条路可以走,在生活中永远有选择的可能性。


    见过了有人慢慢把生活过成了自己真心喜爱的样子,才开始真正相信,那些所谓没有选择的感慨与无奈,其实根本不算数。

    说到底,如果你真的很不喜欢当前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工作与情感,还是人际交往,你永远有改变的可能。如若没有,原因恐怕只有两个:

    见的太少,经历的太少,知道的太少,误以为当前的病态,就是生活的常态。

    没有改变的勇气。生活还没有把你逼到一个需要改变的临界点,所以你在“非舒适区域”里还能勉强撑下去。又或者,你觉得自己还没有所谓的“资本”去改变,然而资本多数时候只不过是自己为懦弱找的一个借口而已。

    也许人生是一个不断推翻的过程。当某种状态令自己备感不适,而自己又开始对它习以为常时,也许我们该多一份清醒的思考,多问几遍,这件事原本的状态是否并非如此?

    是否,当我们一边感到痛苦一边又安慰自己习惯就好时,其实我们正深陷于病态的沼泽。

    面对生活时,如果你的忍受总是远远多于享受,也许这意味着生活中的某方面,正亟待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习惯了的常态,可能只是种病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ru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