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授的“主”“辅”“明”“暗”》
274期合影9月7日—9日,我参加了陈晓剑老师的274期【IPTA国际职业培训师资格认证班】,通过三天课程学习,让我对培训师也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根据学习内容,我要分享的主题为《课堂讲授的“主”“辅”“明”“暗”》。
我最初转型做培训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培训师》,里面有讲一段关于明线暗线辅线的内容:以一部电影为例,明线就是始终牵引剧情发展的脉络,暗线则是明线的佐料,让明线更丰富,而辅线就是各种意外的小插曲,用来吸引观众。那以培训的角度来看,明线就是我们培训的主题,暗线是根据学员的不同而需要契合的知识,辅线就是用来论述明线和暗线而使用的素材逻辑。面对不同的学员,明线可以是一样的,暗线都可以做出调整,但是不管暗线有多么丰富,一定要不断往主线上靠,以确保学员知道我们要强调什么。
这个观念对我前期的培训工作开展影响是比较大的,而当晓剑老师刚开始提到关于课程讲授配置的“主辅明暗”,我原以为和我之前所理解的内容是差不多的,但是讲完之后我受益匪浅,我开始觉察到此时最应该做到的就是课程上一直在强调的“先破后立”。
我将新学习到的这个知识点做一整理和大家来分享,希望对我们有所帮助:
课堂讲授配置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上:
主明线为必讲内容,缺不得;
主暗线为延伸补充的内容,有更好;
辅明线为固定搭配,经典演绎;
辅暗线为备用资源,机动安排;
打个比方(清宫剧):
主明线——嫡出王子;主暗线——庶出王子;
辅明线——嫡出正妃;辅暗线——嫡出侧妃、庶出正妃、庶出侧妃;
重要性排序(低—高):
庶出侧妃——庶出王子、庶出正妃——嫡出王子、嫡出正妃、嫡出侧妃
当时间有限,舍弃的顺序:
为主暗线灵活搭配的辅暗线——主暗线和为主暗线固定搭配辅暗线——“宁失一村,不落一户”
总结:
我们给学员讲的内容一般都是经过提炼和取舍的,往往我们需要讲的内容是贴合学员需求和组织期待,即便如此,还需要我们进行再加工。课程设计就是首先做系统化的梳理形成架构;接下来把架构里面的知识点做顺序化的编排形成进程;进程又是由单元组成;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每个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多大或多小的单元,都是有类似的结构,而所有的单元都可以在给成年职场人训练的过程中形成比较类似的结构,也就是我们所看到上面的图片“标准课程单元讲解模型”,也就是课程设计的“主”“辅”“明”“暗”。我们在授课的时候,要有导入,有理性的纲要,有感性的演绎,配合理性资源和感性资源,最后有一个结尾。总结起来就是系统化梳理架构,顺序化编排进程,模块化配置单元,“系统化梳理架构”的过程是对三维经验的二维化。“顺序化编排进程”的过程是对二维知识体系的一维化,“模块化配置单元”的过程是对一维训练进程的零维化。所以系统化思路,顺序化思路,模块化思路统称为结构化思维。进程和架构都是包含单元,和单元相比,进程和架构都是很大的范畴,那从单元的层面去考虑,单元分为“主明线”“主暗线”“辅明线”“辅暗线”,主线是观点,辅线是论据,没有论据,论证就不充分,当时间够用时,讲完最后,但当时间不够用时,就会出现一个取舍的顺序,依次是先舍弃为主暗线服务的备用资源机动安排(辅暗线的一部分),如果时间还不够用,接下来需要舍弃的是主暗线以及为主暗线服务的固定搭配,经典演绎(主暗线以及辅暗线的一部分),那剩下的内容为主明线,为主明线服务的固定搭配经典演绎(辅明线),以及为主明线服务的备用资源机动安排(辅暗线一部分),在这个时候,如果还是时间不够,该如何处理?可能有的人会想应该去掉为主明线服务的备用资源机动安排,那如果是这样,我们的课程就会失去了灵活演绎的部分,只是剩下固定不变的内容,这样也往往失去的培训的效果,那需要怎么做呢?在这里,晓剑老师提出了一个比较容易记住的概念叫“宁失一村,不落一户”,简单理解我们在课程讲授的时候会有多个主明线,如果时间不够,宁可少讲几个主明线内容,也要确保把要讲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到位,反思自己之前的授课,开发课程以后,往往都是按照之前设计完整的节奏进行,时间不够的时候往往有的内容就简单提一下,也要确保整体的内容说完,这是我后面需要重点修正的地方,不仅要对学员和组织期待负责,还需要为自己的课程和时间负责。“精彩是准备出来的,效果是设计出来的”,授课过程中宁可少讲几个单元都可以接受,但不可接受的是讲的这个单元却知之甚少,浅尝辄止,没有达到效果就停了下来,这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培训是以效果为重心,以学员为主题,以老师为主导,课程的设计是把三维经验二维化,系统化梳理内容架构;二维知识体系一维化,顺序化编排训练进程;一维进程零维化,模块化配置单元讲法,主辅明暗有效配置。把握这三种结构化思维,就可以做到对课程效果的结构化设计。
“卓越是方向,成就在路上”,对我来讲培训的“道”“法”“术”“器”还需要不断的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