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在学习中找方法1
课堂呈现决定课程的成败。讲好一堂课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如果这一分钟没有把握好,那么再多的准备也是白搭。看着讲师们在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引人入胜,可是那也许是他们10、20年的积累。特别是企业文化的课程,在企业待得时间越长对企业以及行业的历史越了解,越有发言权。很难得在经验上有突破的我,只能在方法和技巧方面找原因。
以10分钟的讲课为例,按照金字塔原理三段式要求,开场白设计时间为1分钟,正文包含3个观点,3个案例,1个故事,结尾为1分钟,这是最佳搭配。而我们往往会抓中间,而忽视了两头。
我的企业文化课程基本按照这个模式设计,每个文化理念我选取了一个息息相关的案例,以一张图片和一句关键话语显示,以口述的形式呈现。分别选取了公司及行业的案例对观点进行深化。讲完一点邀请学员对我讲的内容进行回放,加深理解和记忆。
但是开场白及结束语的设计却过于简单,甚至结束时以时间不够而匆忙收场,这些都给人以不专业的印象。
书中讲到开场白的设计一是集中学员的注意力,二是为培训定调,三是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开场白的高度决定了整个课程的高度。
在标杆研习社的讲课比拼上,我按照培训师21项修炼的内容给授课讲师拍砖,我就特别提到了开场白的部分,几乎讲师们都没有设计一个合格的开场白,有的匆忙进入主体部分,有的自杀式开场,有的平铺直叙没有起伏。
身体语言和声音语言是培训师的两大法宝,分享语言表达的8项注意,一是慎用专业术语,二是注意语态的作用,三是注意词语的隐含意义,四是注意修饰语的作用,五是语气词的使用,六是注意口语,七是注意称谓,八是渲染过度和冗长。
再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需要回归本质,除了有内容,还需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思考,才可以举一反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