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敦敦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漂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善与恶,是与道德相关的价值判断。有益于人是善,尽一己之力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有利的事情,即使他存在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人们也往往会接纳他,把他当做善人看待。有益于己是恶,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以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攫取自己的钱财,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类人被人们视为恶人,受到社会的排斥。
“善与恶”没有绝对性,有时候甚至会让人难以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一种善举也许对有些人受益,而对有些人的利益却遭到了威胁。“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善”转化。人之初,性本善。善恶通常产生在一念之间,没有天生的坏人。一些人在孩提时天性是善的,可是因为受到环境的侵蚀,泯灭了善良的本性。
总的来说,我们大部人都是追求善行,让自己向“善”的方向发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从小就熟悉这个教导,也在默默地鞭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