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读书
这本跟无数人推荐的书,到底讲的啥?——《幸福的方法》

这本跟无数人推荐的书,到底讲的啥?——《幸福的方法》

作者: 周小敏的生活方式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19:52 被阅读0次

    1什么是幸福?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即使是心理学家,对幸福也是各有各的理解。作者本-沙哈尔给幸福的定义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下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标,一种未来的利益。

    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他们的人生模式是“感悟幸福型”,他们活着不是只顾拼命地爬到山顶,无暇欣赏身边的风景,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而是在向山顶努力攀登的过程中,去经历,去感受。所以他们的幸福不仅仅爬上山顶的喜悦,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也会经历痛苦,但在总体上仍然是幸福的。

    2如何才能更幸福?

    首先要问对问题——不要问自己“是否应该享受当下的快乐或为了未来的幸福”,而要问“如何才能享受当下的快乐以及未来的幸福”。

    眼前和未来的收益有时是冲突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可以平衡的。比如一个学生,既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也会强化他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未来获益。恋爱也是,两人共同享受着爱情的美好,帮助彼此的成长与发展。同样,当我们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时,一样可以在享受的过程中取得事业的进步。

    3幸福在哪里?

    1 学习/自我成长

    1)两种动机模式

    学习有两种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是沉溺在自己不喜欢的功课里,因为考试失败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可一但从考试中解脱,他们立马拥有一种轻松感。

    但其实我们可以采用“性爱模式”,即那些美好的学习时光,无论是阅读、研究、思考还是写作,都可以将它们视为性爱的前奏。当我们找到答案时,就像是性高潮的感觉。于是,我们就能从一开始乃至每一件事里都能找到快乐。

    2)如何享受学习的过程?

    给自己制造心流体验——完全沉浸在体验本身,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

    心流体验如何来?

    调控好任务的难度,当难度大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焦虑;相反,如果太简单,我们就会感觉乏味。只有当难度、技能匹配时(即最近发展区——任务比我们的能力高一点点,但可以通过稍微踮踮脚完成),心流体验才会出现。

    2 工作/事业

    找准人生定位,寻找自己的使命感。

    马斯洛说:“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

    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三种,任务、职业或使命感。对于把工作看成使命的人说——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他们的力量源于内在,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恩典和自我实现,在工作中他们感到充实与快乐。

    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或事业?

    MPS模式

    M——意义(meaning)

    P——快乐(pleasure)

    S——优势(strength)

    好的工作是三者的交集,即既可以带来未来的意义,又能使我们快乐而且还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3 亲密关系

    艾德.迪纳和马丁.塞利格曼两位心理学家研究了一些“非常快乐的人”,并将他们与“不快乐的人”做了比较。在外界因素中,唯一能够区分两种人的因素是他们是否具有广泛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和爱人共享美好时光是幸福的必需品。

    好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的?

    1)无条件的爱

    即爱对方的核心价值,它包含我们的生活原则,是我们最深最真的特性。比如,如果我们因为财富、权利或是名声被爱,那只是有条件的爱;如果因为踏实、力量或是善良而 被爱,那就是无条件的爱。

    2)爱,但不牺牲

    当我们爱一个人时,会感觉帮助对方也就是帮助自己,纳撒尼尔.布兰登说:“为他人付出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这是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牺牲是指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幸福。比如,妻子为了配合丈夫海外的工作放弃了她深爱的、且无法在别处找到的工作,这就是牺牲。因为这份工作队她又核心价值的意义,是让她有使命感的工作,所以放弃它等于损害了她的幸福。但如果妻子只是请一星期的假来帮她先生完成任务的话,则不算牺牲。因为她并没有放弃任何核心价值的东西,所以就不会损害到自己的幸福。

    4如果幸福是一朵花

    1 仁爱是它的土壤

    自助与助人是分不开的,帮助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开心。自己越开心,就越容易去帮助别人。生活就会正性循环。所以,如果感觉不开心的时候,就出去助人吧!让生活正向地转动起来。

    2 幸福催化剂是它的肥料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天天都做既有意义又快乐的事,而在现实世界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

    好消息是心理学家发现追求对自身有意义的事情会影响到其他没有直接关联的生活领域。具备意义和快乐的行为,就像暗室里的蜡烛,只需要一根就可以点亮整个屋子。一次幸福的经历,可以感染到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些虽小但有连锁效应的事情,即“幸福催化剂”。

    比如一个在外努力工作打拼的父亲,可能周末与孩子共处的时光,这种幸福感可以支撑他们渡过繁忙的一周,让他们每天都有一种使命感,精力充沛,从而工作更出色。

    3 幸福的深度是它的根

    幸福的深度指的是我们内心深处基本的幸福感,就像是树根,提供养分,是生命的支柱。

    研究表明我们的幸福有50%由基因决定,即有些人会天生幸福感很高,10%由环境决定,如收入多少、单身/已婚、有没有房子/房子大小等等。还有40%由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决定。

    4 内在的力量是它的阳光

    有些人明明拥有了我们认为的幸福的外在条件和环境,可他依旧不开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

    由于我们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我们就会很难去感受生命里那些美好的事物,那些能带给我们幸福的事物。由于我们不相信那些是应得的,不相信那是我们所拥有的,我们才会害怕失去它们。这些恐惧所引发的行为制造了一种能够自动实现的咒语:我们害怕失去,却导致真正的失去,我们感到自己不配得到幸福于是真的不幸福。

    5 心灵的智慧是它的成长

    其实无论是哲学、心理学或是励志书籍,都无法在获取终极财富的知识方面教给我们更多新的东西。一位老师或一本书,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们已经知道的事。

    因此,我们的进步、成长和幸福,都来自于我们认识自己及向自己提问的能力。

    6 淡定从容可以让我们享受它

    简单即幸福,捍卫我们的时间,学会说“不”,对生活进行排序,并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因为如果太忙,时间压力会带来挫折感,我们的思路会变得狭隘、短视,缺乏创造力。就像即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如巧克力,吃得太快或太多,东西就会乏味——因为数量会影响质量。

    5结语

    幸福有方法!

    就像自我成长一样,我们永远可以比现在更好,我们也永远可以比现在更幸福。

    愿每一个伙伴都越来越幸福!

    作者 | 周小敏

    温暖,简单,善良,真诚

    心理学硕士/心理学读书社发起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本跟无数人推荐的书,到底讲的啥?——《幸福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av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