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时尚并存,才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书堂之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朗朗书声此起彼伏,当代学生正陶冶于孔夫子《论语》的微言大义当中。经典之所以能够称为经典,并不在于它的历史是否悠久,而是在于它的内涵涉及深奥与否,能否给后世之人以精神上的启迪,思想上的开化以及灵魂上的慰藉。
社交网络之上,“YYDS”般的流行语已然屡见不鲜,人们正沉溺于,甚至说是沦陷于这些所谓的“时尚”“新潮”的流行语中。时尚之所以称之为时尚,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地光鲜亮丽、博人眼球,更多还是要看它是否能在当下引领一种心理或者精神内在的风潮,从而使得人们获得愉悦之感、轻松之感、自由之感。这种时尚最终可以经过 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
然而,事实则是人们对于何为“经典”,何为“时尚”仍然不甚了解。
经典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或言之它并不一定总是适合的,并不需要我们一味墨守成规地不做任何改动;时尚也并不都能够引领时代潮流,有些甚至被引入低俗的境遇。怎样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当今社会文化自信领域的一大难题。
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那些经典当中造益于众生的言辞来说,不但要去深入理解,更要付诸于实践,才能将固化了的文字经典转化成为灵动的文化精髓;而对于其中的一些偏激的理论,则不妨适当地删减甚至全盘皆去,因为一句话可以成事、亦能败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辉煌、亦会让人误入歧途。
反而观之时尚,适当的创新发展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然而凡事不能过火,所谓“过犹不及”,太过“时尚”则会变为“恶搞”,只会与初衷背道而驰,不免会落入“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窘境。
所以,适当地调整经典与时尚的程度和比例,才能成功地熬制出一碗色、香、味、意、形、养俱全的“文化盛宴”来。
当经典再一次映入我们的眼帘,当时尚又一次焕发出青春的色彩,两者完美的集合绘就了一幅最美的画卷。没有矛盾的冲突,只有完美的互补。驰骋其间,定能使你超脱于低俗,尽情地享受登顶文化巅峰的畅快之感。
总有一天,时尚会成为经典;总有一天,经典也会再次成为时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