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修身日课总结 第二篇/八月
初进启予国学门,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路观赏,一路赞叹:莫非我入画不成?当然,我看到的“画”不是优美的风景和漂亮的人物,而是虚拟世界里一群真实的精神贵族,他们奋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却每日坚持学习和修身、探讨学问、追寻正道,如《大学》中所描述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君子风范。与现实社会相比,我感觉启予国学门里是另一个世界,是当代世外桃源,是尘世中的一股清流。心灵在这里如鱼得水,所以快乐,所以喜欢记录这里的点点滴滴。一份快乐分享给很多人就变成很多快乐!
一 两粒葡萄的命运
下班回家看到水果盘里放了一串水灵灵的紫色大葡萄,我想一定是老公买的(后来才知道是邻居送的)。吃着吃着想起师父在102周关于葡萄的分享,感觉很有意义,就收藏起来了。每每读来,如这美味的葡萄一样沁人心脾。
师父说:两粒葡萄,一粒在洗的时候掉到垃圾桶里,直接被作为垃圾处理掉;另一粒被人食用,经过消化系统之后,排泄进入五谷轮回之所。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是进入排污处理系统。表面上看,两者的归宿似乎没有不同,区别只在于是否曾为人所用。但是,被人食用的葡萄,其精华已为人体吸收,进入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排泄的只是其不再需要的部分。可以说,它打开了一扇门,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代价只是抛弃自己不再需要的躯壳。未被人食用的葡萄呢,最终是丧失了全部自我。
二 擦亮心镜
花椒成熟了,傍晚时分边剪花椒边格物,格着格着心中升起多种情绪:有忧虑,有感动,有自责。花椒树上被野草藤缠满了,有几枝已干枯,很是心疼。于是心生“自责”:“我为什么没有早点除草呢?”
杂草清理后,红彤彤的花椒果出现了。
此时心又转为“感动”状态:“我从未管理,从未施肥、浇水和除草,从未对花椒树付出过一次园丁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是,花椒树依然不声不响、无怨无悔为我长出红红的果实。真爱呀!
但果实的量比以前(公爹在世时)少多了,以前公爹勤于管理,收获的花椒吃不完就送亲戚了,可近几年却不够吃了,还得常常去超市里买。
此时,心生忧虑:生活中还有多少事情像花椒树这样被我忽略?被忽略的事情,一时看不到有什么大碍,待到问题严重时,才发现为时晚矣,已无力回天,只能抱恨终身了。
这只因心被蒙蔽,心被蒙蔽,很多事情就看不清、看不到。当心被慢慢擦亮,自己的缺点、毛病也会纷纷出现,常会令自己惊讶:我怎么这么糟糕?
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当动手去解决时,困难如纸老虎,一碰便倒。
三 什么是心学?
接触心学有三年了,进入师门也四个月了。学习了这么久,究竟什么是心学?我能说明白吗?我能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呢?
师父说:“王阳明是将人的灵魂称为心的,主宰人肉身的才是心。心学就是为了那个主宰你肉身的真正自己的学问,是为了你灵魂着想的学问,是真正为己的学问。”
在事上磨炼,在生活中修炼,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有趣的比喻,或许用比喻的手法更易了解心学。
1,心如车子的方向盘,修心就如练习开车,开车的重点就在于掌控方向盘,方向盘掌握熟练了,那么车子也就开顺了。没有人不练习开车就直接上路的,谁都知道那很危险。
心就像是身体的方向盘,人体所有的行为都是心在操控着,但大多数人没有学习过心的运作原理,也没有修炼过掌控心灵,所以,人生的旅途中经常会看到翻车的现象——心灵的失控,造成了人生的痛苦和灾难。
2 军校:课堂如军校,生活如战场
这是我进入师门后的感悟。每天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同门师友在腾讯会议室共同读书、学习、探讨心学,分析生活案例,答疑解惑等,然后,又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用学习到的知识指导我们的做事。所以,我感觉课堂如军校,生活如战场。当我们的知识增加、认识提升上去之后,那么,生活和工作便会得心应手,轻松驾驭,快乐前行。
3 修心如清理手机
手机的功能太多了,除了自己使用,还可以与外界联系,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或陷入困境时,用手机可以联络到别人,别人接收到求救信号,会尽快赶来救援我们的。但是,如果手机内存垃圾太多,卡壳了,那么,就失去了它的功能,联系不上外人,就只能在困境中挣扎与煎熬。
心也是这样的,当我们的心上蒙蔽太多杂念和私欲,天理就被蒙蔽了(王阳明说“天理落在心体上”),与老天也隔断了联系。天理蒙蔽,心就不能清澈明亮地看问题,而是被迷茫、困惑、纠结、焦虑和忧愁等等负面情绪缠绕着心灵,使人痛苦不安。与老天隔断联系,就得不到他的援助。
如果清理掉这些蒙蔽心灵的灰尘,心会变得明亮而通透、快乐而无忧!因为它能看清、也能缕清眼前的一切事务,不急不缓地做事,工作和生活都是一种享受。这样的状态,怎能不快乐?
四 宇宙是爱与慈悲
我本来很是喜欢刀郎的新歌《花妖》的,收藏了起来,无事时循环播放,想学会了在抖音里唱一唱。但听了几次感觉太伤感,就不想再听了。记得师父说过,不要听那些悲伤的流行歌曲,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我想原因或许是《大学》中的那句话:“心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吧
然后有所感悟,写了几句话:
何为美?
罗刹国以丑为美
艺术家以悲为美
修行者以乐为美
因为王阳明说:常快活是真功夫。
修行人为什么乐观?因为他们看破了红尘,看到了人间丛林游戏规则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游戏规则,那就是爱与慈悲!比母亲的爱与慈悲大得多,多得多!有修行者说,宇宙的本质是爱与慈悲!
每每想到这些,就特别开心,面前的任何困难都不再是困难,只是考验和锻炼我的一个考题。心无忧虑,只解考题,难题很快就会被解开。
五 常快乐是真功夫
在孟子读书会上,单师姐讲道:
孟子曰:“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这句话引起我深深的忧虑感。
恰恰在当天有一对儿我介绍的大龄青年只因一句话说错就分手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玻璃心,巨婴,他们已成为家庭深重的忧虑,社会普遍现象。反思了一下,把孟子这句话制作了一个短视频发布出去,心里轻松了,心情好转了。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心的问题。阳明先生说:“除了人情世变,则无事矣”,大道至简!我如何才能把心学说明白呢?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明白,但我不断在说,努力用最通俗、最直白的语言说,通过文字、音频、视频,在抖音、在美篇、在简书、在喜马拉雅发布。只要发布就有人看、有人听,只要有人看我就说、就写、就拍。
我为什么快乐了很久了?我想了想:发现自己只要遇到问题,心里就难受,心里难受,就赶快找解决方法。是自己的问题,自己去解决,是别人的问题,就把解决方法发布出去,不管他看没看到,我就心安了。这个方法不知道对不对?但我感觉对自己很管用,问题一解决,心里就快乐起来!
有人说,人生的旅程就是一路打怪升级,打死的妖怪越多,功夫就越高、越熟练、越自信、越乐观,用打游戏的心态看待人生,常让我忍俊不禁。有时,一个态度的转变,事情就会奇迹般转变,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六 冲破乌云
一位远方的朋友和我视频聊了一个多小时,她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她向我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令我忧心忡忡,无话可说。我曾给过她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她没有接纳。事后我想是我的错,我有教训的口气,或许让人难以接。事情在持续发展,但没有好转,也没有看到她去挽救,她只是在适应和接受那个坏的结果。对她来说,接受比改变要容易,接受会安宁一时。但她不明白,违背常道的事情会招致无尽的麻烦,后患无穷啊!况且已有警示出现,巨大的恐惧降临,所幸化险为夷,不知她能否从中有所参悟。
这个事情让我格了一下午,一晚上。我发现:事情越往深处格,就能看到更多、更深层的问题。最终又悟出一个道理来,也是心理学家说的:
“事情本身并重要,重要的是相关人员对事情的态度和反映,他的态度和反映又决定了事情的变化,事件的走向。
事情的发生只是一个开端,未来走向才是关键。当事人的态度决定着事情向好或向坏的方向发展。”
我再次用极其诚恳的态度、再三斟酌字句给她留了一段话,她置之不理,自说自话。我除了发个“心碎”的图片之外,只有沉默。
朋友的事情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心上,心情苦闷、难受。当看到山长发布的拜师视频和图片时,心中的太阳升起,冲破乌云,照亮了世界。我转发了一波,愿阳光照亮更多阴暗的地方。然后,心情便好转了一些。感恩师父,感谢同门师友,感恩命运的恩赐!
这篇大多写的是解决问题,因为师父说,修身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修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修身以来,的确为自己解决了不少生活难题,有些难题是积陈年老疾,但只要功夫到,陈年老疾也可以化解掉。如此,是否便一劳永逸?当然不是,人生的路还很长,未来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同行的伙伴也有很多问题,我如何帮助他们,让他们也学会解决问题?帮助别人的能力是更需要精修的,因为比自己修炼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2023.8.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