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这个专栏时我给它命名“每天学点金融”,没想到到现在为止正好变成“每月学点金融”(捂脸),不过还好没忘了有这事,所以今天来更了“十一月的金融知识”。
进入公司以来一直没写量化方面的东西,不是因为懒,而是想等自己对它了解更深入再下笔,谁知不知不觉就发现竟然有了几位观众,所以这事儿就变得更加慎重,诚恐让各位贻笑大方。可现在情况不同了,几个月来自己这方面知识接触的越来越多,见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脸皮变厚了,笑话就笑话吧~
做过股票相关投资的都知道,现在投资界大概有三种理论,一种基本面投资理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市值啊市盈率啊净资产收益率啊这些能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指标,分析后在对比现在的股价,买入低估值的股票,卖出高估值的股票,这种投资理论在国内可以算得上是很专业了,一般都是有些金融知识或者专业炒股的人才会这样分析,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牛b的股民可以把A股3000家上市公司摸得清清楚楚,提到一个企业或一个产品,瞬间说出它的营收、优势、弊病甚至上下游行业等等。第二种是技术面分析的投资理论,什么叫技术面,就是完全基于市场行为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K线图、成交量、MACD等,这种理论的拥护者认为不论你这家公司是被低估还是高估,只要K线图反应出股票将要上涨的形态,我就买入,至于什么叫“将要上涨的形态”,我有我的判断方法,比如通过分析我发现只要股价连续下跌3天再上涨两天再平稳1天,接下来就会有一个涨停(当然是我瞎说的),这种投资方法在国外跟民科一样被对待,我最开始的想法也是这样,这特么也能叫投资方法,这跟彩票站里每天根据历史中奖号码猜下一期中奖号码的大叔有什么不一样……可是后来发现这种方法还真不是这么不堪,就拿日成交量这个指标来看,你可以清晰看到资金对这个股票的关注,如果卖单量很大,就说明有资金在逃离或者故意做空,不论哪种情况你都会知道股价很有可能要有大的波动了,还有就是申购新股之后,欣喜过后你就要思考吃多少个涨停才能出手了,而成交量是你分析这个问题的好参考。我认识方正证券的一个哥们,对这个就很在行,总结了50多页的ppt,来阐述他发现的各种指标,这哥们在方正混得很不错,所以,至少说明在国内主流金融机构对技术面还是很认可的。
然后就是第三种,估计你也猜出来了,第三种就是以上两种的结合,或者说其它方法,量化就是这个“其它”中的一种,只不过分析方法上做了改进。
量化投资,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用代码形成投资策略,在不断进行回测、修正、模拟、修正等工作,最终按照程序发出的交易指令进行投资的过程。一般来说是通过基本面进行选股,然后技术面择时,完成量化策略。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先找到市值在100-300亿之间、并且净资产收益率(ROE)大于5%的股票,市值、ROE这些都是量化平台上有的指标,直接写条件判定就可以很轻松的把这部分股票筛出来,按照今天的数据,瞬间找出110只符合条件的股票,然后设置当昨日收盘价大于5日均线10%时就买入,当昨收小于5日均线时就卖出,ok,到这里为止就完成了一个量化策略,当然要做量化投资,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叫回测,就是我穿越回2005年,然后按照我这个交易思路一直交易到现在,看看我的收益率、胜率、贝塔、夏普比率都怎么样,股灾时表现怎样?牛市时有没有跑赢沪深300,如果不满意,那就重新调整交易思路,在从历史某一时刻开始回测,观察结果,一看还不错,ok第二步完成,接下来如果把我就按照这个策略进行实盘交易的话还是很虚的,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对策略的调整是不是只适合于过去,比如你在策略里写了“股灾来之前全部清仓”,或者“牛市来之前满仓干”之类的未卜先知的操作,那么你的策略很可能就是不准的,是为了让回测结果好看而写的策略,这叫做“过拟合”。怎么判定是否过拟合了呢,很简单,进行模拟交易,从现在开始按照我的策略来进行交易,只不过完全是模拟的,可以视为是上实盘前的演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策略表现依旧不错,那么恭喜,你的策略可以进行实盘交易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策略能一直有效,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你刚信心满满的进行实盘交易策略就开始赔钱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你不可能预测未来嘛,不过这也证明你有能力打败大部分散户了,不过也不必沮丧,大部分量化策略在大盘没有剧烈波动时是不会突然雪崩的,只要对策略一直维护和修正,量化投资是容易赚到钱的。
为什么说把思路写下来就能赚钱了呢,其一,因为量化交易有纪律性,它不根据的心情好坏而调整,而是一直忠实地执行你最理性时候的投资决策,其二在于它的广泛性,它可以时刻监测市场上符合买入条件的股票瞬间下单,这点人是做不到的。太晚了,基本说清楚了,我先睡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