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我们比较讨厌那种只顾自己一直喋喋不休地说话,而不让别人有说话机会地人。所以,哲人告诉我们,人要学会倾听。有的人很自豪地说我就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啊。你真地是一个善于倾听者吗?很多人会认为,倾听谁不会呢?倾听不就是不要只顾自己没完没了的讲,不要抢别人的话,能够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有耐心吗。过去我也一直这么认为的,倾听不过是这个样子而已。
直到有一天,看到心理学者陈海贤举的一个例子,一个妻子和丈夫的一段对话,让我看蒙了,才发现原来倾听不是那么简单。妻子说:这几天没睡好。丈夫:这几天天热,人就是容易早醒。妻子:我有点担心女儿上幼儿能不能适应。丈夫:小孩子嘛,都是这样的,过一点时间就好了。然后,妻子沉默了。作者说这丈夫是有问题的,完全不会倾听,他根本没有在听妻子要表达什么。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这对话,觉得丈夫的反映没问题啊,我也是这么回答的。这不就是夫妻的日常对话吗?但如果你认真揣摩一下,会发现:妻子一直在跟丈夫说,她觉得生活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可丈夫则一直在强调“一切正常”。在和他人的对话中,我们觉得自己听懂了别人在说什么,可能只是我们用自己的东西套用别人的经验而已。你的闺蜜找你哭诉她的男友是个渣男,你听了之后义愤填膺,为她出谋划策,叫她早点分手。可能过一段时间,他两又在你面前秀恩爱。你觉得她找你哭诉,是向你寻找答案吗?不是的,她的答案早在她心中了。
在和他人的对话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你说了一半,对方就迫不及待地说他懂了,或者是对方说了一半,你就觉得你懂了,但最后发现所谓懂了只不过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所以,倾听的要诀是“知道很多事情其实你并不知道”。一个好的倾听者,会抛弃自己原有的知见,把自己放空。这样,在倾听的过程中,他心里会有很多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自己心里,而在别人心里,所以他才会提问。不合格的倾听者,他心里没有问题,只有答案。因为他早就“知道”别人要讲什么。他听的东西,永远都是他心里已有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