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是什么?“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更是一所大学名留青史的凭证。百年师大,走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走过了改革开放的改革岁月,而今师大人正在众志成城,共同铸造师大新的辉煌!
几十年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就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确是这样,一所大学想要获得社会认可,获得人民的认可,不在乎有什么大楼而在乎有多少大师,这一句话点名了大学的真正使命。师大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有其自身的历史底蕴和优势,但同时也有很多的劣势,师大在创一流的发展进程中,必须需要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这样才能在新时期重塑师大精神,共同为学校“十三五”的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如何在新时期特别在学校“十三五”的整体规划下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精神血脉,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增砖添瓦,这是师大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未来师大要逐渐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德风。老师是一所大学的核心,老师的教育方法和个人品质对学生的一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一个好的老师就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可以让受教的学生在心灵甚至价值观上得到改变。如何营造“尊师重教”的德风呢,这就需要学校加强老师的福利待遇,特别偏向教学一线的老师待遇,让老师的辛苦得到回报,形成一种重教的氛围;学生自己要有一种尊师的个人修养,这一点需要学校的引导和教师个人魅力的迸发。
其次,未来师大必须要形成一股“创新创业”的风气。21世纪,什么最重要,“创新”最重要,创新不但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命脉,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命脉,师大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有义务有责任为社会和民族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创新的步伐也越来越深入,所以师大必须转变传统思路,拥抱新变化,把握社会新导向,积极改变专业设置,扭转传统授课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
再次,未来师大必须要形成“人才兴校”的战略,正如梅贻琦所说大师最重要,未来师大要加强人才引进,注重人才梯次的建设和培养,加强师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同时要注重师大校园软实力的建设,形成一种宽松的科研和人才评定的机制,着重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筑巢引凤”,师大作为副部级城市的嫡长子,有其天然的环境和资本优势,所以加强人才引进,不但有利于师大自身的发展,更是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援和智库资源。
然后,未来师大必须要营造一种“巧就业、重考研”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业是一所大学的竞争力所在,也是一所高校被社会认可的核心因素,因此未来师大要多角度开发就业渠道,注重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数量,挖掘学生本人的就业潜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重考研”,百年师大的发展虽然人才辈出,但是新世纪人才的质量却是不如建校初期,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格局,重要的原因就是师大的属性和培养人才的方向,师范生的培养让人才进一步的深造遇到了瓶颈,因此要扩大师大未来的影响力,不但需要大师的引进,更需要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来提升师大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校友资源特别是高质量的校友资源更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最后,师大必须形成“树精品、重综合”的办学风格。师大作为一所百年的老牌文科院校,一直以来是以师范生的培养和人文学科的优势令人称道的美誉,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师大的综合实力逐渐提升,渐渐从原来的师范特色院校走向了多学科办学的综合院校的路线,这一转变是师大辉煌的开始,因此师大想要迎头赶上,就必须转变发展路线,以传统的文科优势和师范优势为根本,扩大办学规模,形成多格局办学风格,树立文科师范品牌,注重综合院校的发展,以名校的建制为方向,建一所符合城市发展的,能够为城市的未来繁荣提供人才智库的一流综合性高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