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①。”
【译文】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信奉的态度钻研古文化,我私下自以为就是我那老彭啊。”
【老彭有话】孔子说,我衷信、崇拜前人的文献,所以只传述而不加以修改。在这一点上我自比于我老彭。
老彭何许人?当然不是我,但看到这里我还是有一丝窃喜,毕竟事关彭氏。孔子话语里那是很亲切的,“我老彭”,查遍《论语》,还没有哪一个人能享此殊荣。个人认为,或者是此人与孔子非常亲密;或者也是史上一个“只述不作”之人。
孔子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个简短但切合实际的评述。即他只是传授前人的东西,而不加修改。正是基于此,孔子编辑了大量的古典文献《诗》、《书》、《礼》、《乐》、《春秋》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迷恋于“周”的情怀,也推动着孔子“每事问”、“好学”。
曾有一度我也在想另一个问题,是不是孔子嫌写作很麻烦才不去“作”?那时不像我们现在有电脑,写和修改都很方便。那时是刻到竹、木简上,孔子哪有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一刀一刀去刻、去修改。干脆,还是说吧。
【注释】①老彭,究为何人已不可考。
7.2[传统为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不这样。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老彭有话】孔子说,可能有一种什么也不知道但胡编乱造的人,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是靠多多地听,然后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多多地看,然后加以辩识,这就是获取知识的源头。
关键这一章里的这个“知之次也”,有人译为“次第”即顺序。但本章之意,显然没有“闻”先于“见”的意思。也有人译为“次一等的知识”。知识又怎么会有上下高低之分呢?是为此译。
7.3[传统为7.7]子曰:“自行束修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只要是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
【老彭有话】孔子说,凡是拿着“束修”来求教的,我没有没教过。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有“束修”的就要教,那这里的教是“长教”还是“短教”?用现在的话说是“全日制”还是“短期培训”?历来都认为是“长期”学习,并以此认为进入“孔子学院”的门槛很低,也是孔子“有教无类”的一个鲜活事例。但细读起来,这话好像说的是“短训”。你“束修”而来,我一定会教你的。
体会一下,是不是这个意思?
【注释】①束修,干肉。
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