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加餐,运用前面学习到财务知识。来看看财报上出现假账的方法:
一、“利润表”上的假账的方法1:
有些老板想让公司的“利润表”好看点,人为的进行假交易做假账。
人为让"营业收入"创新高,从而使得“净利润”不断上升。让报表好看。
但,问题是,他做的是虚假交易,出去的货是无法真正变成现金收回来的。
因此,“资产负债表”的现金是不会大幅的增加的!
这部分的钱只能在“应收账款”中体现。你会发现"应收账款"的额度会大幅提高。
相对应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收现天数)呈现的是越拖越长,比如从80天慢慢增加到90天、120天。。180天或者更久。
总结做虚假交易的公司的财报“特点”:
(1)。营业收入会大幅提高。
(2)。净利大幅提高。
(3)。现金不会等比例的增长,因为销售额是假的。
(4)。应收账款大幅提高。
(5)。平均收现天数越来越长。
二、”利润表“上的做假账的方法2
假账方法2是: 改变折旧!
例如改变折旧年限。公司的机器设备价值1000万。折旧年限是10年。每年的折旧费是100万。如果故意更改折旧年限,延长到20年。那每年的折旧费为50万。这样,费用就减少了50万。
即使营业收入没有增加。仅仅靠更改折旧费,净利润就增加了50万。
因此,MJ老师强调,“利润表”只是一个“预估”的概念,特别要注意,利润并不是100%的确定,要三张报表结合来看!
三、在”资产负债表“上做手脚
如果一家公司的“营业收入”是10亿元。总资产是12亿元。那么它的“总资产周转率”为0.83,小于1,从财报上判断,这是一家资本密集型的企业。
问题是,这是一家传统型的企业,不是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为了向股东或上级交代,让报表好看一些。把一些机器设备假装卖给一家事先讲好的企业,过一些时日再买回来。
钻空子,利用“资产负债表”表现的是具体一天,企业资产的情况。
比如,表现的是12月31日这天企业的余额。所以,一个月后,又假装把机器设备买回来。它的漏洞是:企业的之前和之后的总资产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点和报表上表现的“总资产周转率”是不相符合的。
再次强调:看财报不能只看一张或者某个特定的科目。而是需要报三张财报,摆在一起综综合来看,才能看出财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张报表中,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表。
四、提醒
财报提现的是公司所有的营业活动,因此,其特性是指标慢慢变好或者变差,不会突然一夜之间发生大幅的变动的!除了公告的特殊情况。
做假账多多少少都会留下痕迹。如果我们知道了财务知识,就能练就一对火眼金睛。识破虚假的财报!
网友评论